(
课件网) 春秋分日 北半球的夏至日 北半球的冬至日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逆时针 顺时针 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 远日点(7月初) 近日点(1月初) S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A A1 A1 A B B1 B2 B2 B1 B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的原理: 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保持惯性的方向前进,而地球上通常使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不变的惯性方向和收敛的经线于是存在了一个偏差。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的规律: 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a d(c) c b(a)(
课件网) 影片中演示了什么? 地球的运动 自然地理 第一单元 高一 地球的自转 第一课 第一课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三、地球自转的速度 地球的自转 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平面图展示 侧视图 俯视图 地球自转的方向 P P P E2 E3 59, 恒星 太阳 地球轨道 恒星日(a) 太阳日(b) (c) 自转周期 角 度 长 度 太阳日 360度59分 24小时 恒星日 360度 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太阳日 请观察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周期 (1)一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2)一个太阳日:24小时 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自转小结 第一课 地球的自转 一、昼夜更替 二、地方时 三、地转偏向力 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观察思考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没有自转会有昼夜更替吗? 产生原因: 地球的自转(不等于公转周期)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昼夜交替 在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被称为晨昏线(圈),请观察它的运动特点。 请观察晨昏线的结构(晨线、昏线、四个特殊点) 请观察晨昏线在一天中和一年中的运动特点。 1、定义:昼与夜的分界线。 2、结构: 昼 夜 昼 昏线 晨线 晨昏线(圈) 纬度最高点———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 四个特殊点:6时、12时、18时、24(0)时所在经线 3、规律: 一天中,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 ° 一年中,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 °52 ′ 全图 图 图 局部图 极点俯视图 侧视图 圆柱投影图 光照图 【例1】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下题。 (1)M点的纬度最低为 A.71.5°N B.66.5°N C.61.5°N D.56.5°N (2)若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E,图示区域为 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B.8时 C.18时 D.20时 【答案】(1)B(2)B 地方时的产生 不同地方日出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