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77305

2021届中考化学大一轮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件(共5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28081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学,单元,2021届,世界,PPT,54张
  • cover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核心知识·建构脉络图 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 主干回顾·厚积知识力 类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_____的变化? _____的变化? 本质 区别 宏观 有_____生成? 没有_____生成?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 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 伴随现象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 _____、 _____等现象? 多表现为_____、 _____的变化? 判断依据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其他物质   其他物质  发生变化   不变 ?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形状   状态  【知识归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用关键词 物质 变化 分类 关键词 化学 变化 燃烧类 纸张(或蜡烛、酒精、红磷等)燃烧、火箭发射、由燃烧引起的爆炸 变质类 发酵、酿酒、发霉、腐烂、食物变质等 锈蚀类 铁生锈、铜绿的生成等 其他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工业炼铁、消毒剂消毒等 物理 变化 形状变化 破(粉)碎、剪裁、弯曲、榨汁、切成段、织布、钢锭轧成板等 物态变化 融化、熔化、挥发、蒸发、升华、液化、凝华、凝固等 实验操作 蒸馏、过滤、溶解、稀释、沉降等 其他 吸附、灯泡通电发光、海水晒盐、风力发电等 【微思考】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发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提示:不一定。如灯泡通电,虽然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没有生成新物质,故为物理变化。 【判对错】  1.物理变化中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   ) 2.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指的是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   )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   ) 4.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锅炉爆炸、车胎爆炸均是物理变化 (   ) × × √ √ 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概念 物质在_____中 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就 表现出来的性质? 确定方法 利用化学变化来观察和测定 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 性质 内容 可燃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等 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判断 依据 这种变化是否要经过_____才能表现出来?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2.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3.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用途(连线) (2)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连线) 【微提醒】 1.物质的变化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过程;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2.描述物质变化时一般多用“变成了”“生成了”等词语,而描述物质性质时,常用“能”“会”“易”“可以”等词语。 【判对错】  1.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其物理性质可能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   )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也一定不同 (   ) √ × 知识点三、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结论与解释→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微提醒】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收集和分析资料; 4.实验探究。 知识点四、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判对错】  1.配制溶液时可以将称取的食盐在量筒里溶解 (   ) 2.用取完稀盐酸的胶头滴管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 (   ) × × 知识点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仪器使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药品可以用镊子夹取。 ②取用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一横二放三慢立) ③取用固体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 (3)固体药品的称量 ①药品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即“左物右码”。 ②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 _____中称量。? ③砝码应用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