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82128

岭南版初一下册美术第3课-点与线的魅力-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386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岭南,初一,下册,美术,3课,-点
  • cover
课题:点与线的魅力 讲课老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点、线构成的知识; 2、运用点与线的构成设计表达情感。 二、教学要点: 1、重点:点、线构成的形式法则; 2、难点: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表达一定的情感; 解决难点的方法:开阔视野,激发灵感。 3、兴趣点:观察、发现身边的点、线构成元素。 三、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用点、线的构成知识进行构成设计 。 2、较高要求:用点、线构成设计表达一首乐曲的情感。 3、个性探究:用点、线构成设计表达自己某种审美感受,并用抒发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多媒体教具的准备。 学习用品:课本、铅笔、图画纸等。收集的点、线的图片资料。 培养课前预习、阅读、自觉学习的习惯。利用现代化学习交流手段优化学习交流的方式。 导入新课 1游戏:听音乐描绘对点、线的感受。2展示生活中点、线构成的图片。3揭示课题:点线的魅力。4出示学习目标。 游戏。欣赏、观察图片,比较自己的收集资料。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发掘课程资源,体现“美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课堂发展 活动一: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概念、特征)出示点、线的构成图片。让学生讨论、归纳点线的概念和平面构成的要素,加深对点与线的理解。 欣赏点、线的构成图片。2、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内容并展开讨论、尝试归纳概念和平面构成中点与线的特征。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念的能力。 活动二: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构成规律)设问:你能从身边的事物中感悟到点与线所构成的美吗?理解平面构成的定义。展示图例作品,让学生尝试找出构成规律。归纳、分析出几种基本的构成形式:重复、特异、渐变、发射。 学生积极思考,归纳平面构成的定义,回答提问。观察图例并思考,动手画一画不同的构成形式。与教师同步,尝试分析、比较、判断几种基本的构成形式的特点和情感体现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活中美感体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强化学习重点,加深知识理解。 活动三:表现与创造提出创作要求: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点、线构成的练习。通过图片展示结合音乐播放,引导学生对范例作品进行欣赏,提示创作要求。聆听不同乐器伴奏的名曲,尝试用点与线构成的画面表达音乐的情感、节奏与旋律。分组进行创作,教师辅导。 学生构思设计。欣赏作品,了解艺术家是怎样用点与线结合自己的情感运用到创作中去的。学生手绘草图创作,并写出设计意图。 检验学生对平面构成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欣赏、分析、归纳,让学生认识、理解构成作品的美感。体验设计的乐趣,培养学生以设计构成表达一定的人文情感。 活动四:评价反思请学生对作品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部分有特点的作品。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美术知识,有什么感受? 讲讲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运用了哪些构成形式。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及作出恰当的评价。 课后延伸 要求学生完善设计作品并思考:探索平面构成中的色彩应用。 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修改、完善作品,集合色彩应用搜集更多的平面构成作品。 为下个课时做好铺垫。 预计效果 课堂上基本能完成设计草稿,少数学生需课后补充完成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点与线的魅力点的概念:点表示位置,没有厚度和宽度,是一条线的开始或终点。点的特点:有大小、轻重、膨胀、爆炸、柔软感等。线的概念:线是点的移动轨迹。线的特点:有粗细、斜正、流畅、放射、节奏感等。点、线构成的基本形式:有秩序的构成:重复、渐变、发射、自由无秩序的构成:运用大小、疏密、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