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084240

2020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练习含解析(7份打包)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3758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年,能量,打包,7份,解析,练习
    第1课时 反应热焓变 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Al与稀盐酸反应   B.C+CO22CO C.KClO3受热分解 D.NaOH溶于水 解析: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是放热反应;C与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KClO3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NaOH溶于水不是化学反应。 答案:A 2.由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 答案:D 3.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答案:D 4.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 A.-1 780 kJ·mol-1 B.-1 220 kJ·mol-1 C.-450 kJ·mol-1 D.+430 kJ·mol-1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放出能量,两个能量变化的总体效应即为反应的热效应。S(s)+3F2(g)===SF6(g)的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280 kJ+160 kJ×3=760 kJ,新键生成放出的能量为330 kJ×6=1 980 kJ,反应放出1 220 kJ的能量,ΔH=-1 220 kJ·mol-1。 答案:B 5.为探究NaHCO2、Na2CO3和盐酸(以下盐酸浓度均为1 mol·L-1)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 35 mL试剂 固体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温度/℃ ① 水 2.5 g NaHCO3 20.0 18.5 ② 水 3.2 g Na2CO3 20.0 24.3 ③ 盐酸 2.5 g NaHCO3 20.0 16.2 ④ 盐酸 3.2 g Na2CO3 20.0 25.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20.0 ℃时,含3.2 g 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25.1 ℃ D.20.0 ℃时,含2.5 g 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16.2 ℃ 解析:实验②④说明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实验①③说明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由实验②可知,碳酸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而C项缺少了这个放热的过程,因而放出的热量少于实验④,则温度低于25.1 ℃,该项正确;同理,由实验①③判断,D项错误。 答案:C 时间:40分钟 [A级 基础巩固] 基础题Ⅰ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因而必然伴随能量变化,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误,A、B、D项正确。 答案:C 2.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A和B的能量总和一定高于C和D的能量总和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进行 解析:所有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所有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C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氮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解析:A、B、C三项均为放热反应,说明它们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多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放出;而D项为吸热反应,正好相反,故D项正确。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