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90341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件(共111张幻灯片)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4084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 cover
(课件网) 月夜忆舍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各位同学,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良辰美景,让我们对月怀远,望月诉情。面对一轮明月,我们会不由地吟诵……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杜甫的咏月诗,叫《月夜忆舍弟》,看看杜甫诗中的一轮明月给我带来了什么? 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 2、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学习目标 古诗朗读 听古诗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shù shè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作者简介 《杜工部集》存诗1400多首,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同情人民,如“三吏”, “三别”;(《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二、热爱祖国,渴望统一,如《春望》《闻官兵收河南河北》等; 三、揭露统治阶级的种种罪行,如《兵车行》《丽人行》等; 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春夜喜雨》等。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创作背景 疏通诗意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边防驻军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诗意: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月夜忆舍弟 杜甫 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疏通诗意 露从今夜白:恰逢白露时节。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诗意: 露水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白,月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疏通诗意 诗意: 虽有兄弟但都在战乱中离散,个个离家漂泊无法打听音讯。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疏通诗意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况乃:何况,况且。 未休兵: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诗意: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诗歌赏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月夜忆舍弟 杜甫 首联:更断雁啼,浓重悲凉。 赏析: 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诗歌赏析 颔联:清露盈盈,乡情依依。 赏析: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