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95261

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讲练课件(共174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6375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年,回忆,PPT,174张,课件,讲练
  • cover
名著阅读一本通 广东学导练 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 七年级上册 《朝花夕拾》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朝花夕拾》读书方法指导———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1. 丰富人生感受和体验:体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温暖回忆和理性批判。 2. 思考人生问题:如《五猖会》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 3. 注意经典文化的积累:让自己的思想和大师们联网接轨,涵养性情,启迪人生。 目录 作家作品 01 阅读导航 02 提纲挈领 03 名著缩微 04 人物形象 05 中考真题链接 06 经典演练 07 比较阅读 08 作家作品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少年时期,家道中落,父亲卧病不起;青年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辗转奔波。1902年他东渡日本留学,后又弃医从文,意在以文艺拯救国民精神。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二、创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尽管生活艰苦,他还是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这三篇散文后来与在惨案发生之前,鲁迅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知识分子的种种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任教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写了很多作品,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鲁迅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一起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阅读导航 一、了解鲁迅散文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的创作特色。 《朝花夕拾》所写的人和事,往往包含着作家真挚浓郁的爱憎情感,这种思想感情表现在艺术上,便是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写中分清是非, 使回忆与感想、 抒情与幽默和谐地结合起来。 二、理解作品中丰富深刻的主题思想。 散文形散而神聚,《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看似毫无关联,各有各的内容,但是它们的神都凝聚在一个焦点: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形象,叙写多件具体事情,揭露当时社会的丑陋面目,展现社会中不同人的不同生活写照,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三、体会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鲁迅在写作中,严格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他对笔下的人物,如实描写,全无伪饰,不虚美,不隐恶,既写出他们身上某些美好的东西,又写出他们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以及不可避免的弱点和缺点,表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提纲挈领 名著缩微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保姆阿长、恩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爱农,选取典型事例,表现这些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的高贵品格。 (注:画线处为文学常识填空的识记重点) 第一类写人:怀念师长故友 《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