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直行和转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易时代3D仿真虚拟机器人知识,使学生学会如何编写程序来控制机器人,也是学习虚拟机器人软件的第一课。在本课中,学生要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学会最简单的控制机器人的操作———前进和转弯。这节课学生能成功学习,不但能增加学生学习机器人的兴趣,而且也是为后面虚拟机器人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通过近二年的初中信息技术系统学习,学生的电脑基础比较好,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 “第 1课认识机器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机器人知识。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机器人,教学机器人由哪几部分组成,并理解机器人简单的工作原理。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编写控制程序控制机器人,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和操作能力。这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耐心的帮助和指导。本课通过基本的“移动”、“等待”、“方向盘”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找到编程的乐趣和成功感,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2)学会使用虚拟机器人软件编写简单程序,指挥机器人做出预定动作。 (3)学会调试程序使机器人达成预定动作。 (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自觉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自觉提升自身科技素养。 (2)能够在机器人世界里寻找更多的乐趣,表达创意,展示才能,养成学科学,爱科学好习惯。 (3)在思维分析中,体验学习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也获得成功的喜悦。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学习,小组闯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结合作精神。 通过运行程序、分析程序、编写程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分层任务和辅导,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简单直行和转弯程序的运行和流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逻辑分析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程序,编写程序,分析程序和修改程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克服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拓展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有提高。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易时代3D仿真虚拟机器人软件的使用 ②程序编写并调试 2、教学难点: 程序编写并调试 五、教学策略 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和基础点,故采用情景设置,机器人演示导入,小组闯关,学练讲结合,任务驱动,分层辅导,分层练习,小组学习和小组比赛等多种立体方式呈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动,亲身体验,总结思考提高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媒体选择 极域电子教室广播系统、计算机教室、PPT学习演示。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采用情景设置,学讲练结合,分层辅导,分层练习,任务驱动,小组学习,小组比赛等多种立体方式呈现。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变形金刚吧!他高大魁梧的身材和无所不能的本领,是我们小时候的英雄。你想不想拥有这样机器人呢?今天初试3D仿真软件,通过五个闯关,一个挑战,不但使机器人听从指挥———能够直行、转弯和转圈;而且我们还可以成为本班最厉害的小组。同学们心不心动啊? 2、演示机器人直行和转弯。 观察,思考 明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启动程序 创设地图 【入题】闲话不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