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98171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 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744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透镜
  • cover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课题 眼睛和眼镜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成像的原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与眼睛和眼镜相关的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2.通过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比较,体验和感悟比较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常常采取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初步养成学物理、用物理的习惯,增强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2.养成良好的爱眼、护眼习惯. 重难点 重点 近视和远视的形成与矫正. 难点 眼睛的自我调节,矫正视力的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光具座、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作为眼镜镜片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等.(没有课件的话需要有眼球模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单独展示黄山日出、黄果树瀑布、庐山雾景、探月卫星的发射和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等图片.然后展示一张多图图片,故意使视力有问题的同学看不清.同学们,我们是通过眼睛看清这些美丽、激动人心的图片的,那么眼睛是如何看到周围的物体的呢?有些同学看不清最后这幅多图图片,可能是因为他们近视了,那么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又该如何矫正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眼睛和眼镜》. 展示祖国的美好河山、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运动员为国争光等图片,是物理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 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 学点1:眼睛1.眼睛的结构【课件(挂图)展示】看课件,了解眼睛的主要结构.图5-4-12.眼睛的调节【读一读议一议】问题1:对照眼睛的结构图思考:人眼的成像和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中的哪个类似?图中哪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哪部分相当于光屏?人眼成像的特点是什么?答:人眼的成像与照相机类似.图5-4-1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和照相机一样,人眼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问题2:人眼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眼睛是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的?答:当物体离眼睛比较远时,如果眼球的形状不变,物距增大像距会减小,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所以这时需要放松睫状体,使晶状体变薄以减弱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像就会成于视网膜上.当物体离眼睛比较近时,如果眼球的形状不变,物距减小像距会增大,像会成在视网膜后,所以这时需要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强,像就会成于视网膜上.【动画演示】动画显示眼睛的调节,让学生重点观察物体的远近和晶状体的变化情况.3.近点、远点和明视距离【读一读说一说】问题1:什么是近点?什么是远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和远点分别在哪里?答:依靠眼睛调节能看清的最近和最远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近点和远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离眼睛大约10 cm处,远点在无限远.问题2:什么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多大?我们平时看书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该是多少?答: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 cm.我们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该保持在25 cm左右.学点2: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的形成【教师讲解】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先天原因)或晶状体太厚(长时间的近距离看书使眼睛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等),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强,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2.近视眼的矫正【想一想 填一填】近视眼对光的会聚能力比较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要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我们应该减弱它对光的会聚作用,所以要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这样就可以使像远离晶状体成在视网膜上.3.近视的预防教师先简介形成近视眼的一些不良习惯和预防近视应该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