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0368

2012高考化学备考课件(苏教):6.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

日期:2024-06-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8151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学,2012,高考,备考,课件,苏教
  • cover
(课件网) 课程标准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考点展示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尤其是带盐桥的原电池装置。 2.根据所给自发进行的反应设计原电池,并能绘制装置图。 3.了解常用化学电源的构造及新型电源的工作原理。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定义 原电池是将 转化为 的装置。 2.形成条件 (1)两个活泼性 的电极,二者 或 ,插入 中。 (2)形成 回路。 (3)总反应为能自发发生的 反应。 化学能 电能 不同 直接接触 用导线相连 电解质溶液 闭合 氧化还原 3.原电池的两极 负极:活泼性 的金属,发生 反应。 正极:活泼性 的金属或导体,发生 反应。 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荷移动方向 强 氧化 弱 还原 (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负极: ,电极反应式为 。 正极: ,电极反应式为 。 电池反应为 。 (2)电荷移动方向 电子由 释放,经 沿导线流入 ,电解质溶液中的 移向正极,在其表面得电子被 ; 或活泼负极失电子,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Zn Cu Zn-2e-===Zn2+ Cu2++2e-===Cu Zn+CuSO4===ZnSO4+Cu 负极 外电路 正极 阳离子 还原 阴离子 [想一想]用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作为电极形成原电池时,较活泼的金属一定是原电池的负极吗? 提示:不一定。如将镁、铝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镁较活泼,但因为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铝 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铝被氧化是负极,则镁条为正极。 二、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不能充电,不能反复使用) (1)银锌纽扣电池:电极材料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Zn): . 正极(Ag2O): . 电池反应方程式: Zn-2e-+2OH-===ZnO+H2O Ag2O+H2O+2e-===2Ag+2OH- (2)碱性锌锰电池 负极(Zn): . 正极(MnO2): . 电池反应方程式: 2MnO2+Zn+2H2O===2MnOOH+Zn(OH)2 2MnO2+2H2O+2e-===2MnOOH+ 2OH- Zn-2e-+2OH-===Zn(OH)2 2.二次电池(可充电、可多次重复使用) 铅蓄电池:H2SO4作电解质溶液 (1)放电时 负极: . 正极: . 电池反应: Pb+PbO2+4H++2SO42-===2PbSO4+2H2O Pb+SO2-4-2e-===PbSO4 PbO2+SO2-4+4H++2e-===PbSO4+2H2O (2)充电时 阴极: . 阳极: . 总反应: 2PbSO4+2H2O===Pb+PbO2+4H++2SO42- PbSO4+2e-===Pb+SO2-4 PbSO4+2H2O-2e-===PbO2+4H++SO2-4 3.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酸性和碱性两种。 酸性 碱性 负极反应式 2H2-4e-===4H+ 2H2-4e-+4OH-=== 4H2O 正极反应式 O2+4H++4e-=== 2H2O O2+2H2O+4e-=== 4OH- 电池反应式 2H2+O2===2H2O 原电池工作原理、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原理图示 2.原电池的判断方法 (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主要是“四看”: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存在活泼性差异(燃料电池的电极一般为惰性电极);看溶液———两极插入溶液中;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看本质———有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2)多池相连,但无外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各池可看作电解池。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判断依据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活泼性较 强的金属 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电子流动方向 电子流出极 电子流入极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 定向流动方向 阴离子移向的极 阳离子移向的极 发生的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反应现象 电极溶解 电极增重或有气体放出 灵犀一点: 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想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