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11075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普通用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536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初中,质量,解析,通用,练习题,守恒
  • cover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一、单选题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 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和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用和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A. 乙醇 B. 甲酸 C. 乙酸? D. 丙酮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到是 A. B.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在石灰石中加入足量的水,可制取熟石灰 B. 利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可去除气体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C. 在空气中点燃酒精,通过检验燃烧产物,可判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用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食盐水三种无色溶液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总质量逐渐减少 B. 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最终消失 C. 镁条燃烧后所得固体质量增加 D. 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 3 待测 A. W可能是单质 B. Y可能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 已知化学方程式,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 A. B. C. D. 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 和 B. 和 C. NaOH和 D. 和 氢氧化锂可吸收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 B. 氢氧化锂属于碱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和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已知,则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与X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B. X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 C.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 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取一定量的氧化铁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 B. C. D. 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A. 碳酸钠 B. 硫酸钠 C. 碳酸氢钠 D. 氢氧化钠 某物质在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 并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无法确定 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10克.有关实验数据见表,X:Y的比值可能为 序号 反应前A的质量 反应前B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8g 2g 6g 4g 6g 6g Xg Yg 9g A. 1:1 B. 2:1 C. 1:4 D. 3:2 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30 3 6 8 反应后质量 16 m 4 24 A. 甲和丙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不同 B. 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1 D. 甲、丁一定都是单质 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Ag、和某种氮的氧化物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X的质量分别为、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 C. X的化学式为NO D. 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则物质X为 A. SiO B. C.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