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2018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知识清单

日期:2024-05-2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6次 大小:31707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
  • cover
期中复习知识清单 《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米 m 单位换算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会认: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会选: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3.会放: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并且要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斜歪 4.会看: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5.会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读值) 6.会记:记录数值和单位 如:3.80cm 注:如:12.34cm(其中0.3cm为分度值读数,即分度值为0.1cm或者1mm,0.04为估读值) 秒表的读数 原则:先看小表盘示数,再看小表盘示数 误差与错误 三种长度特殊测量方法 累积法: 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测量 平移法: 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测量 转化法:化曲为直(等效替代法),化直为曲 参照物的性质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任意性) 不以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排己性) 在通常的情况下,会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方便性) 一旦被选为参照物,则假定该物体静止(假定性)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定参照物 判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有变化 → 物体运动 无变化 → 物体静止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在描述同一物体运动情况时,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往往不同 速度 速度(v)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计算题模板: 如: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20km,行驶的时间为t=2h 求:汽车行驶的速度v 解:" 答: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0m/s。 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的速度:1.1m/s 自行车的速度:5m/s 正常行驶的汽车:17m/s 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33m/s 十一、图像分析 十二、平均速度 十三、测量平均速度 (1)原理:v=,式中s为总路程,t为总时间; (2)测量工具:刻度尺(测路程)、停表(测时间); (3)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的目的:便于测量时间; (4)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在确定位置停下,便于计时; (5)实验步骤:按如图组装;测量路程;释放小车测量时间;计算速度; (6)若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时间偏短,速度偏大; (7)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且v下半>v全>v 《第二章 声现象》 重点:音调、响度、波形图的对比 声波: 乙与甲: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丙与甲:响度和音色相同,音调不同; 丁与甲:音调和音色相同,响度不同; 声学实验: 1.真空罩中的闹钟 现象:抽出空气声音变小,空气进入声音变大; 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方法:科学推理法(以实验为基础,科学推理); 2.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现象: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说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方法:控制变量法(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尺子); 3.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现象1:敲击音叉,小球弹开;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现象2:越用力敲,弹开幅度越大; 说明: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方法:转换法(观察乒乓球被弹开,判断音叉振动情况);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物态变化:各种物质状态间的变化 (备注:发生物态变化时总要伴随着一个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二、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特点:吸热) 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特点: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松香、橡胶、玻璃、石蜡、沥青、塑料 熔点和凝固点 有 无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 持续放热 熔化图像 AB段:固态,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BC段:固液共存,持续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