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21056

人教版八上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及走科技强农之路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788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之路,强农,科技,因地制宜,农业
  • cover
第二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及走科技强农之路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我国农业的东西和南北差异。依据地形、气候等知识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地区分布规律。 2.知道发展农业需要考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3.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合理安排农业类型。 4.分析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间的差别,了解我国走科技兴农之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进一步巩固读图、用图的正确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科技兴农的思想,并为农业发展好好学习,献计献策。 【重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难点】 分析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农业差异;能根据生活实际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新课导入】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杨凌农业科技园区的视频):同学们观看视频后有什么感觉? 学生:和传统农业不同。 教师:是的,新中国形成后,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人口众多,农业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农业的发展条件。 知识点一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95~P97的内容,自主完成) 1.读教材图4.13,根据其中的描述,分析说明不同的地形所对应的农业部门,并思考除地形因素外,还要考虑哪些自然因素。 __答案:地形———一般说来,山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比较适宜发展种植业;部分高原、山地,降水较少,生长着牧草,可以发展畜牧业;在河湖地区适合发展渔业。其他自然条件还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土壤等。__ 2.读教材图4.14,思考除了自然因素外,发展农业还要考虑哪些因素。 __答案:除了考虑自然因素,还要考虑市场、交通、技术、国家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__ (教师点拨) 1.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这些因素决定了农作物生长的熟制和农业生产的类型。 自然条件 影响 光照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光照条件,不同农作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 热量 热量条件不同,农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不同 水分 水分条件好,一般可以发展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差,适宜旱作农业 地形和土壤 地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壤性质和肥力不同,其适宜种植的作物和生产力也不同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具体如下: 因地制宜原则 自然条件 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 宜林则林 地形陡峭的山区,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 林业 宜粮则粮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地区,利于耕作 种植业 宜牧则牧 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 畜牧业 宜渔则渔 气候湿润、河湖较多的地区 渔业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 (讨论交流) 读教材图4.15,结合所学因地制宜知识,在A、B、C、D四地布局农业,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从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教师点拨) 1.A地:为城市郊区,城市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所以宜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2.B地: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离河流较近,利于耕作,所以宜布局粮食作物生产。 3.C地:为山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4.D地:为海洋,水域宽广,适宜发展渔业。 注:因地制宜之“地”与“地形”的区别 因地制宜中的“地”既指自然环境,也指社会经济环境。在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生产时,要充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