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内容。课本内容包括四部分: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3、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4、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课本上内容涵盖全面,设置的活动和阅读内容合理,根据实际教学活动,对课本上的内容有所取舍。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已经掌握了分析区域的一般方法,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本节内容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如何进行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治理前的田纳西河的背景,包括自然背景(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背景(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 3、学会通过案例分析、评价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4、了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过程和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卓有成效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了解田纳西河的自然地理特征,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各自然要素的利弊,让学生学会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指导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2、通过分组收集和整理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资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四、教学重点: 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内容和措施。 五、教学难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 2、分析流域开发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六、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有关河流的视频。 河流有两面性,河流给我们提供淡水、食物和现成水陆,但河流也有其冷酷的一面,如河流形成的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冲毁建筑物,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等。我们怎样做才能趋利避害,使河流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呢?在这一方面,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承转: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几个河流的相关概念:流域,水系等。了解了这些概念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首先打开课本47页,拿出导学案,结合课本图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过渡:我们从哪些方面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条件呢? 探究活动:治理前的田纳西河(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利弊? 2、读田纳西河流域诺克斯维尔气候资料图,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3、为什么流域内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4、试分析田纳西河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对发展航运的影响? 5、读图:读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填空。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 、 、铜、 、锌、云母等,利于发展 、 、 工业。 6、阅读课本48页第一段,思考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形成了哪些环境问题? 总结: 影响因素 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地形 陆路交通不便,需发展河流航运,但受地形限制,航运里程短,运量小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气候 农作物生长期缺水 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 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