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65999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6.3千姿百态的地形 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70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册,千姿百态,地形
  • cover
《千姿百态的地形》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学了火山、地震等剧烈的地形变化和地壳运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知道并学会分析气温变化、流水、风力、海洋和生物都会使地形发生缓慢变化。初步建立地形的变化是地形剧烈变化和缓慢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观念。同时,本节课又是学生学习等高线知识点的基础,因此学生学好本节课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对于地形的缓慢变化许多同学都有所知道,但对于变化的过程和影响的因素不清楚。心理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一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实验现象、动手实验、思考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小学和生活中所学的知识,通过设计一些小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自主探究的方式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点内涵的理解更加丰富,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上更加辨证合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认识地形除了会发生火山地震之类的剧烈变化外,还在不断地发生缓慢变化 解释热胀冷缩、冰裂、植物根系等会使岩石发生风化 知道气温变化、流水、风力、海洋和生物都会使地形发生缓慢变化 懂得人类在经济建设中改变地形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体验观察———提出问题———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揭示人为作用改变地形的种种表现,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实际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 使学生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关注由于流水和风力的影响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运动和变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地形变化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而且这种运动和变化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着的。 (2)难点:知道地形缓慢的变化及变化的种种原因。 (3)关键:能解释每一种外力如何引起地形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探究性教学法、观察分析法、分组讨论归纳法、导学法、阅读法 六、教学器材: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入 2、展开 一、岩石的风化 二、流水作用 三、风力作用 四、人和生物作用 3、小结 4、课堂练习 5、作业布置 直接引入: 联系前几节课学生学过的火山、地震等地形的剧烈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地形是否进行着缓慢变化,从而引入新课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大理石变得如此松软了呢?联系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想一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原因使岩石改变模样? 【实验探究1】: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如要想要确定温度热胀冷缩能否使岩石崩裂,同学们想怎样研究? 假假如给你这些仪器和材料: 酒酒精喷灯、坩埚钳、火柴、水、岩石(无任何处理),你能利用这些仪器材料来设计实验证明吗? 教师选择其中一种较合理的方案进行点评 设计方案: 1、点燃酒精喷灯; 2、坩埚钳夹住岩石在酒精喷灯上加热1分钟; 3、放到水里冷却。 4、重复2-3步骤2-3次 播放实验录像 得出结论: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实验探究2】岩石缝中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使岩石胀裂。 联系生活现象:在玻璃瓶中装满水,放在冰箱里冷冻一段时间,瓶子破裂。 提问:为什么会这样? 提问: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播放多媒体:自然界中,水渗进岩石缝中,在温度低时,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久而久之,使岩石破裂。 小结:岩石缝中水结成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