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67096

3.17.3琵琶行 同步课件(共11张PPT)+练习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473967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17.3,琵琶,同步,课件,11张,PPT
    (课件网) 琵琶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授课:古语老师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2007010301RB1031703HRX 壹 贰 学习目标 深入研读文本。 合作探究文本。 合作探究文本 整体感知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 2.是什么把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了一起? 别有幽愁暗恨生 本是京城女 琵琶乐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琵琶女借琵琶声道出了自己的幽怨,白居易由琵琶声听出了自己的恨。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白居易自叹贬谪苦 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整体感知 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女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她凄苦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觉孤寂难耐。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伤人、伤己,双重感伤交融一体,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满含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无声控诉。 整体感知 4.联系全文,请说说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特点。 ①琵琶女矜节自持、多愁善感、才艺惊人、历尽繁华却美人迟暮,是一个典型的为封建社会所践踏的妇女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薄情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②诗人是一个感情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才华横溢却无故遭贬,致其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精神饱受压抑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形象。 深入研读文本 深入研读 1.找出诗歌中的写景之处,并领会其作用。 ①第一段开头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点明了时令、地点、时间和事件,“枫叶”、“荻花”两处淡笔即勾勒出浓重的秋意,内蕴丰富,从而引出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忧愁心绪,由此奠定了诗歌感伤的基调。而结尾处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与此相呼应,直接道出了诗人的忧伤之情,同时借景渲染,更烘托出了悲凉的气氛。 ②第二段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人去船空”的场景,加上“清冷的月色”、“寒冷的江水”之衬托,既点染了孤寂悲凉的氛围,也描摹出了琵琶女孤独寂寥的内心世界。 ③第四段的“住近湓江地低湿……杜鹃啼血猿哀鸣”几句详细描写了诗人谪居之艰苦环境,同时也借此烘托出诗人自己内心的凄寒苦闷。 深入研读 2.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部分,思考诗人当时的心情与琵琶女的心境。 ①琵琶女出场的部分在“寻声暗问弹者谁……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段。动词有“寻、问、移、邀、添、回、呼、唤”等,表现了诗人当时的急切、欣喜之情。 ②从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情举止间可以看出她的端庄含羞,也表现了她当时的矛盾心理,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3.找出文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句段,思考在这几次之间,诗人的感情如何?如此描写又有何作用? 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人被弹奏声深深地吸引,侧面烘托出琵琶女高妙的弹奏技巧。 第二次:彼此相见之后,对琵琶女的演奏场面做了一番正面的详细描写。在正面表现她的琴技之余,更引出诗人对她的同情,点明全诗的主旨———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三次:“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略写琵琶女再一次弹奏的情景。诗人在此感伤而泪湿青衫,侧面烘托出琴声的悲戚动人。 学习小结 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