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70751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86次 大小:6093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高二,版含,Word,试题,历史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五县(市)十六校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题,共50分) 1.先秦诸子百家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后,并没有走向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如印度),而是执着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材料反映出( ) A.追求功利成为当时主流 B.实用理性适应社会需要 C.诸子百家缺乏哲学思考 D.诸子的思想实现了统一 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故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孔子实已超出当时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此种游仕精神为后起学者所仍袭。这说明孔子( ) A.客观上助推了国家大一统 B.要求用周礼稳定政治秩序 C.其仁爱思想被世人所接受 D.在政治上倾向于维持现状 3、儒家认为人的长寿或短命、贫穷或是富贵、国家治乱与安危等等,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如《论语·颜渊》所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说明儒家学派( ) A.是典型唯心主义的代表 B.轻祭祀,重鬼神的特点 C.与墨家的天命观相对立 D.否定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4.孔子将“知仁勇”称为“三达德”;管子把礼义廉耻称为“四维”,即“国之四维”;孟子提出“四德”思想,即仁义礼智;董仲舒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概念。这说明( ) A.“五常”思想有其内在系统性的发展 B.儒家思想提升了国家社会的道德水平 C.儒家思想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传播 D.“五常”促进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形成 5.东汉顺帝时,在孝廉之举中增加了中央考试环节。至此,郡国举荐并不能保证得官,如不能通过中央考试仍将黜落;士人如无举荐,则无考试机会。这一变化( ) A.消除了察举制的弊端 B有效地打击了世家大族 C.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D.蕴含着公正的价值取向 6.汉武帝建元6年(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坚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将董仲舒斩首。后怜其才,又下诏赦免,但江都王相却被罢免,从此,董仲舒罢官教书,这说明了当时( ) A.儒学正统地位尚未确立 B.天人感应从根本上不适应统治的需要 C.董仲舒放弃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D.文化成为专制王权的附庸 7.传统儒家成圣的主要方式是“得君行道”,强调“学而优则仕”;王阳明则认为成圣成贤,不一定要做官,经商照样可以成为圣人。王阳明的圣人观( ) A.悖离了传统儒家的主旨 B.提高了心学的地位 C.有利于思想的解放 D.代表了新兴阶级的意志 8.顺治十二年春,王夫之开始作《周易外传》,通过探索象数以穷理。在这部著作中,王夫之精辟地阐述了“器”(客观存在的各种具体事物)和“道”(事物的规律)的关系,指出:“天下唯器而已矣”,他希望人们“勉于治器”。这一论断( )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批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C.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摒弃了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 9.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将自己的理论总结为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吸收了佛教的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完全吻合 D.否定了传统儒家的善恶论 10.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公其是非于学校”,学校成了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而近代西方的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特别是代表民意的下院有“至尊议会”之称。二者( ) A.都体现了反专制限君权的要求 B.都顺应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 C.都推动了本国民主政治的实现 D.都彻底否定了封建制度 11.《河南程氏遗书》中,程颐说“凡读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