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73565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41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7次 大小:190269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课件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等基本史实;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经过和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认识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字材料、历史地图等方式获得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同时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要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体会井冈山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教学重点】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教学难点】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史事回顾: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根据视频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由此向学生提出本课的主线问题:“中国革命,路在何方?”,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讲述】向学生概述本节课的基本结构:中国革命,路在何方?一问:屈服,还是反抗?二问:城市,还是农村?三问: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第一部分]中国革命,路在何方?一问:屈服,还是反抗?通过文字史料的运用和展示,分别讲解贺龙、毛泽东对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态度和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与革命群众的反应,让学生根据史料得出“一问”的结论。通过对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的分析,引出讲述“南昌起义”的史事。南昌起义:结合问题设计,边提问边讲述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经过、结果和意义。重点强调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开始。补充讲述建军节的由来。“八七会议”:通过三个问题设计,进行讲述:1、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2、会议通过的总方针是什么?3、做出了什么决定?[第二部分]中国革命,路在何方?二问:城市,还是农村?秋收起义:请学生欣赏毛泽东词作《西江月·秋收起义》,观察中国工农革命军军旗并回答: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打出了什么旗号?军旗上有哪些图案?代表了什么?简述秋收起义过程,引发“课堂探究”环节。“我为革命把把脉”———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应以城市还是农村作为中心?让学生依据课堂学案提供的相关材料回答:1、攻打大城市,依据何在?2、进军井冈山农村,有什么好处?3、进军大城市或农村,哪一个方向更符合当时的状况和中国的国情?为什么?组织学生利用课堂学案,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使用史料,通过进行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论从史出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向学生讲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它建立的意义在于,成功的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变。”通过历史故事,补充讲述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及其意义。井冈山会师:播放《井冈山会师》视频并提问:1、视频中“武装起义的两大主流”指的是哪两支革命队伍?2、会师后,合编而成的军队名称是什么?军长和党代表分别由谁来担任?3、会师后,军队为什么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通过引导复习和讲述补充史料相结合,解疑释惑,说明“第四军”名称的来历。强调“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