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80650

【解析版】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87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版含,Word,试卷,历史,考试,期中
  • cover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历史学科期中试题 高二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题64分) 1.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B.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C.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 2.《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A.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B.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3.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 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 D.构建官僚政治 4.《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喜好不同),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 A.重点探究了“王道衰微”的社会根源 B.深入阐释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C.以史为鉴揭示郡国并行制的政治隐患 D.客观记述了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 5.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文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主要说明汉代法律 A.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 B.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 C.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 D.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 6.汉代,儒学抛弃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君轻”论和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开始了“外王”对“内圣”的利用与压制。这一转变 A.表明儒法思想开始融合 B.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C.根源于佛道思想的冲击 D.削弱了儒学伦理的教化作用 7.宋代书院选址讲求独立性,即避开当权政局,远离喧嚣的市井,选择环境幽静的山林作为办学场所。这表达了怎样的办学理念 A.关注下层民众的教育需求 B.反对封建政府控制教育 C.追求修身养性和学术自由 D.抨击时弊揭露社会现实 8.北宋时期,文人参政热情高涨,“真、仁之世,范仲淹、欧阳修等诸贤以直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缙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上自皇帝的所作所为,下到州县官的一举动,凡有越礼法者,皆有敢言之土极力弹劾。材料 A.反映了重文思想 B.说明了北宋士大夫权力增大 C.体现了皇权削弱 D.反映了宋朝士人的道德自觉 9.程朱以“天理”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发万物的根源,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提出:“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可见,理学和心学的相通之处是 A.对天命理性的获取途径 B.个性自主探寻天理 C.以道德理性为核心目标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10.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11.明清时期的某思想家评论当时的政局曰:“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应是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