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8364

高中物理 力学实验综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8018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综合
  • cover
力学实验综合 本专题共涉及以下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六: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八: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1、正确的使用仪器。 2、了解各实验的原理 3、知道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4、分析实验误差 一、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原理: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 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每隔0.02 s打一次点。 2、若纸带上相邻点间的位移差Sn+1-Sn=0,则物体做匀速运动,若Sn+1-Sn=C(非零常数),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根据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 (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设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a1+a2+a3),就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用vt图法:即先根据vn=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 实验步骤: 1、如图,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放手后小车能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确定计数点并标记,为了测量方便和减少误差,通常不用每打一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而用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就是T=0.02 s×5=0.1 s,在选好的开始点下标明0,在第六点下面标明1,在第十一点下面标明2,在第十六点下面标明3。点0、1、2、3……叫做计数点,如图所示,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s1、s2、s3…… 5、用毫米刻度尺测量s1、s2、s3……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6、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实验原理”中给出的公式算出加速度并求出平均值。 注意事项: 1、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2、释放小车时应将小车放在离定滑轮稍远且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以便在纸带上打出足够多的点。 3、每当小车到达终点时,都要提前用手将小车按住,以免它和定滑轮碰撞并跌落在地面上。 4、每次更换新纸带,都要随时断开电源,并将复写纸的定位轴前后移动一下,使振针打在复写纸的不同圆周上,以保证打出清晰的点。 5、要在钩码落地处放置软垫或砂箱,防止撞坏钩码。 6、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7~8个计数点为宜。 7、不要分段测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