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93374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 专项复习(一)课件(共67张PPT)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37726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专项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 专项复习(一) 目录 当堂检测 02 01 作品梳理 01 作品梳理 ·第1篇 咏雪 ·第2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第3篇 《论语》十二章 ·第4篇 诫子书 第1篇 咏 雪 《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③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④俄而:不久,一会儿。⑤欣然:高兴的样子。⑥何所似:像什么。⑦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⑧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⑨未若:不如,不及。⑩因风:乘风。因,趁、乘。即:是。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 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文意理解 《咏雪》一文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参考答案:(1)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2)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作品主旨 文章通过写谢家小辈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第2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期行:相约同行。②至:到。③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④乃:才。⑤时年:那年。⑥戏:玩耍。⑦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⑧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⑨惭:感到惭愧。⑩引:拉,牵拉。顾:回头看。 文意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参考答案: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作品主旨 文章通过记述陈元方与来客对话的情景,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担当。 第3篇 《论语》①十二章 【注释】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②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③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④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⑤愠(yùn):生气,恼怒。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注释】①曾(zēng)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②吾(wú):人称代词,我。③日:每天。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⑤为:替。⑥信:诚信。⑦传(chuá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注释】①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③惑:迷惑,疑惑。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⑥逾(yú)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注释】①温:温习。②故:学过的知识。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③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④为:动词,做,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