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94186

25 诗词五首 课件(26张PPT+36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29891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诗词,五首,课件,26张,PPT+36,PPT
    八 年级语文 学科教案 课 题 25诗词五首 课 型 新授课 编 号 主 备 日 期 审 核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背诵、默写 。 2.了解作者、背景。 3.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大意。 4.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赏析诗词的名句。 【教学重点】准确朗读、背诵、默写。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赏析诗词的名句. 【教学准备】PPT课件,智慧教育平台 资源编号:编号: D1900667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课前检测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新课导入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 3.作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也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平台使用:PPT展示 二、【自主学习】 1.自学指导 ①自学内容:第六单元第23课P132—P134 ②自学方法: 自读课文 ③自学时间:早读课 ④自学要求:用参考书书查本诗的名句赏析 自学检测? 根据课下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1.逐句翻译诗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2.逐句翻译诗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平台使用:PAD推作翻译 三、【合作探究】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2).“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说你的理解 (4)诗人“春望”“望”到了哪些春景? (5) “城春草木深 ”中的“深 ”字很有表现力,历来被人们所称赞,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用词凝练,一个“深”字准确的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6)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颔联? 理解1:诗人因为感时伤怀,加之思念亲人,面对鸟语花香的美景,不但不无心赏玩,反而落泪惊心 理解2: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花鸟两种事物,写出了诗人的感伤之情。仿佛花也因为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为人世间的离别而伤心 (7)“家书抵万金”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因为它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的人们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8)这首诗把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 (9)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平台使用:PPT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