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98168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5.3聚落 人类的聚居地 教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43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商务,星球,地理,聚落,人类,聚居地
  • cover
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内容标准: 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运用图片通过对比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 通过实例归纳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2.通过小组探究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与分布及民居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展示大量景观图和民居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比较、探究等活动,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领悟到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树立聚落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本节是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的最后一节,主要讲述了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聚落尤其是传统聚落承载了更多的人类智慧、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民俗等信息,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文明。聚落文化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这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体现。本节内容的安排,既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又从聚落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了本章第一节的重要问题———世界人口的分布。本节教材的教学环节,是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 比较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 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还有图片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自主探究】  提问:以上的情景在那里见得多呢?是乡村还是城市?引入聚落概念、类型。 利用图片,让学生知道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类型。城市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  (引入)乡村和城市有没有差别,你喜欢住在城市还是乡村,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生活动)讨论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点。   出示表格,让学生从环境状况、发展程度、建筑物与道路密度等方面分析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仔细观察,能说出图中人们从事的是哪一种生产活动吗? 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不是一成不变的。 【深化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过渡:我们看了一些城市和乡村聚落,那么人类早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哪里呢?他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分析案例,归纳回答] 展示:①分析比较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的差异。 分析图片,比较山区和平原在地形上对聚落影响的差异。 山区:地形复杂,聚落规模小,分布相对分散,聚落的人口少。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聚落规模较大。 ②展示: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图,观察村镇的分布特点?为什么是这样分布呢? 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地形平坦,最重要的是水源充足。 ④是不是只要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聚落分布就密集? 归纳总结: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哪些? 师生总结影响因素:土壤、水源、地形、交通、自然资源等 【承转】如果说城乡聚落差异主要受生产方式的影响,那么民居如何受自然环境影响呢? 出示寒带地区和热带地区的民居图片,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过渡:我们刚才主要学习了聚落的含义及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作到我们和环境和谐共处。如何发展和保护现有的聚落。 1、了解聚落文化 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