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04985

备战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小石潭记》浏览卷(导学案)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266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备战,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小石潭记
  • cover
备战2021年中考部编版《小石潭记》浏览卷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2.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二、重点实词 1.一词多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下见小潭:看见 (1)西 (2)见 潭西南而望:西南方向 明灭可见:出现 伐竹取道:砍伐 卷石底以出:表修饰 (3)伐 (4)以 全石以为底:把 齐师伐我:讨伐 以其境过清:因为 2.词类活用 (1)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 (2)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 三、文章理解 1.主题:本文生动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抑郁悲凉之情。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运用什么写景方法?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写的; 小石潭特点:水清石奇、环境清幽 3.文中第二段是如何体现潭水清澈的特点的? 动静结合,写出游鱼时而游动,时而静止,突出水的清澈。 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来烘托水的清澈。 4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写出作者产生与鱼同乐,融于自然的愉悦情感。暂时忘记贬谪的际遇;之后作者坐潭上,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表达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 5.作者初发现小石潭时,先写“心乐之”,久坐潭上,又感觉“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6.从文章最后一段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第四段还要说“寂寥无人”? 一是与作者的心境有关,作者小石潭凄清的景色与作者贬谪后的心境相契合,相互作用,因此作者沉浸在寂寥无人的心境下;二是这里的“无人“”不是真的没有人,而是强调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落寞。 四、写作特色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3.侧面烘托: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 4.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如“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 5.动静结合:“如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