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11038

16*《 散文两篇》学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262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散文两篇,学案
  • cover
导学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散文两篇》 一、2020年秋《教师教学用书》整体把握 1.《永久的生命》 从标题看,作者写作意图非常明确,即热情地歌颂永久的生命。但课文写法是先抑后扬,有一个较低平的起点,渐入崇高的思想境界。“永久”是课文论说的重点。 课文共5段,每段都有一个中心句。 第1段的中心句是“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似乎是悲观论调。作者以三十多岁时人们的变化为例,感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说人们“非常可怜”。这一段讲到很多消极、悲观的现象,与标题相去甚远,但这是伏笔,先抑下来,为后面的扬蓄势。 第2—4段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第2段“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第3段“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第4段“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是各段的中心句。这些段围绕一个总的中心,从不同的方面展开,传达文章的主要观点。第2段以小草和小牛犊为例,论说生命的神奇,是从外在现象来说;第3段论说生命本体的流转,以具体的代词“它”来称呼,是着眼于生命的内部特征;第4段转到议论现实,批判暴君,赞美永久的生命。文章从很远处起笔,最终落到现实中来。 第5段以一个精警的句子收住全文,令人印象深刻。好的议论性散文并不空谈哲理,总是与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就是很好的范例。 2.《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自由斗士,曾经奋起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并为此而多方弃走。这篇出自他自传的短文就真实地展示了他一贯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怀。 课文的结构比较清晰,为“总一分一总”结构。第一段直抒胸臆,总结了支配自己生的主要动力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爱情虽属于个人情感领域,但它却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刻最美的联系。将追求知识与同情人类苦难列为生活的主要目标则体现了作者的大我意识。这段文字包含了两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其中第二句较难理解,要结合下文才能更好地明白其含义。 下面三段是分述,是对上述三种人生追求的详细解释,即“我”为什么会以此作为人生的主要动力。追求爱情是因为爱情可以给人带来喜悦,可以使人摆脱孤寂,可以让人领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知识则可以增进人们对自然、对科学、对人类自身的了解,满足人类的求知欲,使人类的精神更加充实,眼界更加开阔,并且这种探求本身也能造福人类,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这二者都是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东西。除此之外,作者认为痛苦,特别是人类的苦难也是促使他活下去的动力之一。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苦难一一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者、孤苦无依的老人以及全球性的孤独、贫困和痛苦一一的存在,所以作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减轻它们,尽管常常失败,并为此而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作者依然痴心不改,愿意为此继续奋斗。对这一点,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认识到这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生价值,是作者大我意识与博爱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文章主题思想的闪光之处。 最后一段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认为自己这样活是值得的,有意义的,与开头相呼应。 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本文采用直接说理的方式,直抒胸臆,简洁明了?以其内在的思想力量打动人心,以其立意的高远令人折服,是哲理散文的典范之作。 第二,行文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富有强烈的慼彩,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生动感人。如“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就形象地表现了三种追求对“我”的影响。(?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二、课文助读 第一篇:永久的生命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