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14901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1.2声音的特征 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9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
  • cover
1.2声音的特征(2) 一、教学任务分析 《音调》是二期课改初二物理中第一章第二节声音的特征中的内容,本节内容知识面宽,较抽象,且有一定的难度。它的难点在于:1、 学生对音调高低的辨别2、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3、探究音调的波形特征及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发声体的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音调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针对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遇到的困难,对一些教学环节加以改进。 初二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知道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3)初步学会辨别声音的高低,初步学会利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声波的图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的学习过程,认识到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方 法 2)通过利用示波器演示声波的振动图像,形象地理解声音的频率,感受应用函数图像描述 物理规律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养成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意识 2)提高观察、动手、比较、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音调 难点:振动快慢和发声体结构的关系 四、教学媒体 钢尺、绑有橡皮筋的铁盒、音叉、DIS演示器、吸管、吉他、试管、酒瓶、教学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 1、本课的重点是音调,突出重点的方法是: 方法一、让学生听高低不同的两段声音,感受声音的高低,引出音调的概念。 方法二、再让学生听高低不同的同一音乐,初步学会辨别音调的高低。 方法三、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可利用示波器记录发声体的振动。教师演示在示波器上记录256HZ和512HZ音叉的振动波形,学生比较两个波形的不同之处,进而得到音调和振动快慢的关系。 方法四:研究振动快慢和结构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使器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本课的难点是振动快慢和发声体结构的关系,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器材,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设计通过改变器材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等,使他们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最后通过学生演示,一起总结得出振动快慢和发声体结构有关。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景1:听高低不同的两段声音,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引出音调的概念 情景2:学生敲击2个不同的音叉,听音调的高低,引出问题音调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2:教师利用示波器记录2个音叉的振动波形,引导学生从波形上得出音调和振动快慢的关系,引出频率的概念,从而得出音调高低和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这一结论 学生实验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改变器材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等,使其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最后代表演示实验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情景1: (1)让学生听高低不同的两段声音。同样的声音你们感觉区别在哪? 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引出音调的概念。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它是声音的又一特征 (2)再让学生听高低不同的同一音乐,使他们能初步辨别音调的高和低 (二)新课 1、情景2: 让学生敲击两个不同的音叉,听音调的高低。 提问:为什么音叉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教师引导学生声音的特征都和发声体的振 动有关,如何将振动记录下来,学生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