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然骞凿空———张骞通西域 三、双翼腾飞———一带一路 二、丝路花雨———丝绸之路 西 域 玉门关 阳关 张骞[qiān]通西域 玉门关 阳关 西域地理概念: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一.然骞凿空 张骞[qiān] 材料:建元中,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怨匈奴,无力击之。汉方欲灭匈奴,闻此言,欲通使,乃募能使者。 --《汉书》 张骞[qiān]通西域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目的: 一.然骞凿空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自主完成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目的 结果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qiān]通西域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完 一.然骞凿空 了解西域 沟通西域 合作探究 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种种困难但坚持完成使命,张骞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祖国、砥砺前行 不屈不挠、开拓进取 有胆识、有担当、有恒心,有意志…… 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看: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从对外关系的角度来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西域都护 西汉 时期 设 西域都护 公元前60年 意义: 时间: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 时期 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管理西域 投笔从戎 一然骞凿空 西汉疆域图 西域都护 长安 河西走廊 西 域 西亚、中亚 欧 洲 (一)陆上丝绸之路 二.丝路花雨篇 丝绸之路 路线 阅读课本69页内容 丝绸 苜蓿 锄头 良种马 葡萄 漆器 石榴 水稻 你是汉代的大商人你会把什么带去西域?又会带来什么呢? 核桃 角色转变 西 方 东 方 丝绸、漆器、小麦、 开渠、凿井、铸铁术 核桃、葡萄、石榴、良种马、香料、胡旋舞、佛教 玻璃、宝石、胡萝卜等 技术 物产 物产 文化 成为了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作用: 交流 二.丝路花雨 丝绸之路 山东沿岸 朝鲜、日本 东南沿海港口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南端 路线一: 路线二: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山东沿岸 朝鲜半岛 日本 (二)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 二.丝路花雨 丝绸之路 东南沿海 你知道什么是“一带一路”吗? 丝绸之路 经济带 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 知 识 扩 展 三.双翼腾飞———一带一路 张骞 通西域 加强管理 设西域都护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内(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开辟丝绸 之路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知识盘点 促进汉与西域密切联系。 促进 维护 达标检测 智慧学习: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能力自测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完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比较表”,分析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②识读《张塞拜别汉武帝初始使西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