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2092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31张ppt+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2287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7课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会分析一些简单的历史问题,但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有所欠缺,学习主动性还不够,故需要教师多进行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及意义。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感悟长征精神。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述法、情景设置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五、课型 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课本、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资料《七律·长征》 这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诗与画卷般的长征,去感受长征的历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识记长征时间1934年10到1936年10月。 展示学习目标并解读 新课讲授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 教师讲解: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出示材料: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敌军人数 我军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至第四次 1930年至1933年 10万 4万 毛泽东(前三次)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胜利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周恩来、朱德 第五次 1933年秋 50万 8万 博古、李德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失利 提出问题: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失败。 继续思考:为什么红军能够取得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却失败了呢? 学生回答: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过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教师点拨长征的根本原因是“左”的错误。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本81———82页内容,找出长征的时间,出发地,初期路线。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出示地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讲解湘江战役的惨烈。 讲解: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过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遵义。 过渡:红军继续出发,渡过乌江,占领遵义。教师强调遵字的写法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影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那么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学生看书,归纳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要求学生圈画出来。 教师点拨内容和意义可以用关键词记忆法。 点拨幼稚走向成熟的含义。 二、过雪山草地 出示图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要求学生自读课本83页全部内容,寻找遵义会议之后长征路线。 学生展示回答。 教师讲解: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 播放视频:《飞夺泸定桥》,体会长征的困难险阻。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教师引导: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提出问题: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