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2886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5.4_说“一”不“二”――避免歧义(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845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2届,语言文字应用,选修,人教,歧义,避免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指出下列句子的不同意义。 ①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②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③他爬过山没有? ④空房间做什么用? ⑤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⑥他借我一本书。 ⑦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⑧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 ⑨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⑩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提示】 ①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②a.他不认识许多人;b.许多人不认识他。 ③a.他爬过去这座山没有?过,动词。b.他以前有没有爬过山?过,助词。 ④“空”读kōnɡ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ònɡ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 ⑤a.“看”读kān时,表示“看守”;b.读kàn时,表示“阅览”。 ⑥借,可理解为“向我借”,也可理解为“借给我”。 ⑦a.父亲是医生,由他主刀;b.父亲是病人,要开刀。 ⑧动词“否认”的宾语是“外星人莅临N城”还是“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 ⑨前面提到“搜集史料”、“鉴定和运用史料”两个方面,代词“这”指代什么不明确。 ⑩后半句主语不明确,“提着黑色皮包”的是张原,还是老人? 2.什么叫歧义?造成歧义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歧义就是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或者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多”出了一个意思。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各不相同,主要有:(1)口头歧义,即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造成的歧义。 (2)书面歧义,包括词汇歧义(没类推性)和组合歧义(有类推性)。 ①词汇歧义,即某种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同音词可造成歧义,多义词也可造成歧义。 ② 3.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哪些? 【提示】 (1)修改法。也就是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通过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例如课文提到标题中“台大学生”有两个意思,表达第一个意思,可以改为“台湾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表达第二个意思,可以改为“台大的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2)补写法。也就是在保持原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原句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例如标题“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有两个意思,表达第一个意思可以说“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每十年都有新变化”,表达第二个意思则可以说“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可是这十年间美国并未停止对其实施封锁”。 4.举例说明“有意歧义”的作用。 【名师点拨】 虽然歧义经常造成交流不畅,但意在混淆或逗乐而不是在交流思想的情况下,人们也可以故意制造歧义。巧妙利用歧义,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个算命先生跟来算命的人说“父在母先亡”,那么这必然是一个神机妙算。 因为它可以是“父/在母先亡”的意思,也可以是“父在/母先亡”的意思。再比如一则皮鞋广告中说“足下生辉”,则是用足下有“脚下”和“对朋友的尊称”这两个意思来造成歧义增强表达效果。又如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不顾清政府战败割地赔款而花费巨款大办寿辰,有人在城门上题曰:“普天同庆,万寿无疆。”看似庆寿,实则暗讽疆土的丢失。 如果语境只允许一种合适的解释,错误的解释越生动,两种解释就越不谐调,效果也就越好。比如电视剧《闲人马大姐》里马大姐说:“你看这黑心棉被,里面装的都是些破棉花、破布条这些没用的东西。”旁观者:“这里面哪是没用的东西啊,都是用过的。”“没用”的后一个意思就很少出现,但用在这里,又有顶真的效果,听了就让人忍俊不禁。但如果句子中两种解释都是合适的,那么这就是一种语义双关的绝妙好辞,它也能引人发笑,但并不显得荒唐滑稽。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