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光光 【教学理念】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旨在通过对比欣赏广东名曲《月光光》与小提琴独奏曲《新春乐》让学生知道音乐速度有快有慢;并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片段,感受相同的音乐在速度不同时音乐形象发生的变化,知道速度对音乐形象塑造和情绪表达的作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以体验为主,学以致用原则。让学生通过:听一听→比一比→唱一唱→认一认、唱一唱的不同实践活动,层层深入体验和实践:音乐有快慢→音乐速度与节拍关系→速度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进而运用不同的速度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 《月光光》是一首用粤语演唱的广东传统儿歌,按照教材编写要求,只要求学生能在音乐中感受音乐的情绪,知道音乐的速度即可。 小提琴独奏曲《新春乐》师作曲家茅沅于1958年创作的。采用了河南曲剧的音调为素材,吸收了江南民间音乐明朗、朴素的音调,充分运用了小提琴的各种表现手段来表现人们欢度佳节的喜悦,全曲共4部分,教材只选取了其中的第一部分。 《森吉德玛》是贺绿汀管弦乐组曲的第5乐章,教材只选取了主题呈示的部分。主题音乐分别用慢速和快速两种不同的速度塑造了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慢速部分表现了空旷、辽阔、清新宁静的草原景色;快速部分表达了蒙古族人们开朗、热情的性格。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又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经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自己的见解。但由于年纪较小,二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对一些抽象的问题,也不太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宜营造愉悦、欢快的氛围,运用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速度的音乐,初步体验速度与节拍的关系,体验速度对音乐形象塑造、情绪表达的作用;能用快速和慢速哼唱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的主题旋律片段。并能在体验活动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辨、节奏对比、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体验音乐速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轻松愉快的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速度变化给人带来的音乐形象变化和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听辨、节奏对比、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体验音乐速度。 【教学难点】 1、能运用听辨、打拍子、演唱的方法感知和区分不同的音乐速度; 2、能用快、慢两种速度哼唱《森吉德玛》主题旋律片段和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体会音乐速度对音乐形象塑造、情绪表达的作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图片、钢琴、节拍器等 【教学准备】 共1学时,此课为第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拍一拍(导入) 1、听音乐,拍一拍 聆听不同速度的《勇敢的鄂伦春》,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拍手、拍腿的动作,感受一下音乐发生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拍手、拍腿的律动调动学生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对速度的初步印象,为接下来的速度对比做好铺垫。 2、小结导入:我们把这种音乐进行的快慢叫做速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音乐的速度(板书课题) 二、听一听,比一比 (一)聆听《月光光》、《新春乐》对比两首曲子的快慢。(聆听不同速度的作品对比速度快慢) 1、初听。在听的过程中随音乐律动,用身体语言表现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2、再听。边打节拍边听,感受两首曲子速度的区别。 3、学生自行小结:《新春乐》的速度比《月光光》快。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速度的不同音乐作品感知音乐速度的区别。 (二)聆听《两只老虎》和《青春舞曲》感受相同速度的区别。(聆听相同速度的作品对比速度快慢) 1、出示曲谱连续播放《两只老虎》和《青春舞曲》,师生边打节拍边听。 【设计意图】《两只老虎》全曲基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