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3936

2011年高一生物同步测试2:2.1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人教版必修1)

日期:2024-05-3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398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11年,元素,必修,人教,化合物,高一
  • cover
2011年高一生物同步测试2:2.1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人教版必修1) 、选择题 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共同具有的化学元素是( ) A.C、H、P、N、P、S B.C、H、O、N、P、 C.C、H、O、N、S D.C、H、O、N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DNA 甲基绿 红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在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水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类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A .无色→砖红色(沉淀) B .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 .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先倒入甲液摇匀,再加入乙液摇匀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混。 下列有关微量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微量元素是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含量很少 B.微量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C.原生质中所有微量元素的总和少于3% D.所有的占生物体总重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种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 A.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由4个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其中4为最大圆,3、2、1依次减小。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 A.1.大量元素、2.主要元素、3.基本元素、4.最基本元素 B.1.基本元素、2.最基本元素、3.大量元素、 4.主要元素 C.1.最基本元素、2.基本元素、3.主要元素、4.大量元素 D.1.主要元素、2.大量元素、3.最基本元素、4.基本元素 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水分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填空题 科学家发现一种叫“熊虫”的动物,能耐受 -271℃的冰冻数小时(这时它的代谢率几乎可降至0),此时,它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实验证明该动物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 (一)对于“熊虫”种群而言,具有产生大量海藻糖,耐受低温这种特征是 的结果;对“熊虫”个体而言,具有这种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 (二)为了探究海藻糖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是否也具有上述保护作用,请你分析并设计实验过程。 (1)实验材料: ①海藻糖;②细胞培养液及其他相关材料; ③适量哺乳动物细胞。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该细胞应具有 的特点。 (2)操作过程: 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