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小小鲤鱼粉红鳃》 课型或模块 新授课 学校 年级 四年级上册 执教人 性别 年龄 职称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并用委婉、含蓄的方法将歌曲演唱出来。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两段旋律、Overture打谱软件显示音级、二胡演奏旋律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强对歌曲风格的认知、感知和体验,解决本课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江苏苏州地区民歌的乐曲风格,感受民歌的审美取向,并认同我国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的演唱、歌曲风格的把握 教学内容分析 《小小鲤鱼粉红鳃》是一首江苏民歌,拍,四个乐句,曲调活泼、欢快动听。该曲有多处一字多音的使用,加上用江苏方言演唱,体现出江苏民歌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特点。 学情分析 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指出,3-6年级“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体验其不同的风格”。四年级学生在已经掌握基本音级和节奏型的基础上,广泛接触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并加强对风格的辨认,为五、六年级的音乐鉴赏课打下基础。 教学策略 Overture打谱软件显示音级,使音的“级进”变得直观可视,不再抽象;二胡演奏旋律,使学生能通过民族乐器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白板一体机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等。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钢琴、多媒体 课程实施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教学 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 入 阶 段 师:观察一个乐段,看看其中出现了哪几个音? 观察,找出乐段中出现的音 多媒体 师评 锻炼学生观察乐谱的能力 展 开 阶 段 环节一: 师:请生来黑板上排出音阶 2.师:PPT排列出音阶,出示“五声音阶的”概念 3.师:师演奏四个音为一组的音群,学生试着唱出唱名 4.师:分组学唱之前出示的乐段,每组演唱一个乐句 ? 按组接龙唱 全班齐唱 环节二: 师:出示江苏民歌《小小鲤鱼粉红鳃》乐谱,请学生欣赏,感受这首歌曲和之前演唱的乐段风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可多听两遍) 师:请生一起打着节拍学唱乐谱 师:老师带来一把二胡,老师用它来演奏这段乐谱,风格会有什么不同? 4.师:再来演唱一次,注意演唱的时候,将二胡“滑音”的处理放到“前倚音”中去 . 环节三: 师:对比之前学唱的两段旋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师:出示民族歌曲中“骨干音”和“加花”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说出由此带来的风格差异 师:将旋律以音级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直观感受音的进行。 师:观察乐谱的截图,请生来将每个相邻的音连起来,看看它像什么? 环节四: 1.师:欣赏《小小鲤鱼粉红鳃》这首民歌,看看这首歌的语言使用有什么特色。 师:分句学习方言 3.师:学唱歌曲 4.师:表演、展示 音阶排列 生听唱 生学唱 生学习从音乐要素中,体会和提炼 音乐风格的特点 生学唱乐谱 生聆听、欣赏师演奏, 生再次演唱,注意风格的把握 生观察乐谱,总结、归纳 生了解中国民歌中“骨干音”和“加花”的含义,并了解风格的差异 生听的过程中,观察出音的进行方式是级进的 师生互动 请一位学生进行演示 关注歌曲中方言的使用 学习苏州方言 学唱歌曲 表演、展示 教具 PPT 钢琴 无 PPT 二胡 二胡 PPT 教具、PPT OVERTURE打谱软件 白板互动功能 PPT PPT 二胡、钢琴、PPT PPT 师评、互评 生评 师、生评演唱过程中音高、音色的处理 师评、互评、生评 师评 生评 总结二胡演奏带来的风格差异 师、生就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 生评 音的进行是“级进”还是“跳进” 生评 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