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47509

第57讲 过程评价与案例赏析-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

日期:2024-05-0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0862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新高考,高考,复习,专题,一轮,数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7讲 过程评价与案例赏析 一 测量学校内、外建筑物的高度项目的过程性评价 [目的] 给出过程性评价,体现如何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展现个性、学会交流、归纳总结,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提升素养. [评价过程] 在每一个学生都完成“测量报告”后,安排交流讲评活动.安排讲评的报告应当有所侧重.例如,测量结果准确,测量过程清晰,测量方法有创意,误差处理得当,报告书写认真等;或误差明显而学生自己没有察觉,测量过程中构建的模型有待商榷等.事实表明,这种形式的交流讲评,往往是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收获最大的环节. 附件:某个小组的研究报告的展示片段摘录. 测量不可及“理想大厦”的方法 1.两次测角法 (1)测量并记录测量工具距离地面h m; (2)用大量角器,将一边对准大厦的顶部,计算并记录仰角α; (3)后退a m,重复(2)中的操作,计算并记录仰角β; (4)楼高x的计算公式为: x=+h, 其中α,β,a,h如图所示. 两次测角法示意图 2.镜面反射法 (1)将镜子(平面镜)置于平地上,人后退至从镜中能够看到房顶的位置,测量人与镜子的距离; (2)将镜子后移a m,重复(1)中的操作; (3)楼高x的计算公式为x=,其中a1,a2是人与镜子的距离,a是两次观测时镜面之间的距离,h是人的“眼高”,如图所示.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联立方程组,可以得到这个公式. 镜面反射法示意图 实际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测量误差简要分析. (1)两次测角法 实际测量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仰角 67° 52° 后退距离为25 m,人的“眼高”为1.5 m,计算可得理想大厦的高度约为71.5 m,结果与期望值(70 m~80 m)相差不大.误差的原因是铅笔在纸板上画出度数时不够精确.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几个人分别测量高度及仰角,再求平均值,误差就能更小. (2)镜面反射法 实际测量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人与镜子的距离 3.84 m 3.91 m 镜子的相对距离10 m,人的“眼高”为1.52 m.计算可得理想大厦的高度约为217 m,结果与期望值相差较大. 产生误差有以下几点原因: 镜面放置不能保持水平; 两次放镜子的相对距离太短,容易造成误差; 人眼看镜内物像时,两次不一定都看准镜面上的同一个点; 人体不一定在两次测量时保证高度不变. 综上所述,要做到没有误差很难,但可以通过某些方法使误差更小,我们准备用更多的测量方法找出理想的结果. 对上面的测量报告,教师和同学给出评价.例如,对测量方法,教师和同学评价均为“优”,因为对不可及的测量对象选取了两种可行的测量方法;对测量结果,教师评价为“良”,同学评价为“中”,因为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差较大. 对测量结果的评价,教师和同学产生差异的原因是,教师对测量过程的部分项目实施加分,包括对自制测量仰角的工具等因素作了误差分析;同学则进一步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 (1)测量工具问题.两次测角法的同学,自制量角工具比较粗糙,角度的刻度误差较大;镜面反射法的同学,选用的镜子尺寸太大,造成镜间距测量有较大误差. (2)间距差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间距差a值是测量者自己选定的,因为没有较长的卷尺测量距离,有的同学甚至选间距差a是1 m.由于间距太小,两次测量的角度差或者人与镜的距离差太小,最终导致计算结果产生巨大误差.当学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他们利用运动场100 m跑道的自然长度作为间距差a,使得测量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3)不少学生用自己的身高代替“眼高”,反映了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测量过程中的“眼高”应当是测量的高度,如照片所示. 在结题交流过程中,教师通过测量的现场照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学生们在活动中意识到,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联系与转化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测量现场的照片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