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表 姓名 XXX 学科 化学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章节内容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课程名称 高一化学 教材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 必修 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 学生学过较基础的初中化学,对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食盐的组成元素有所了解,具有对此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在自然界的存在和氯气的物性 2.明确氯的原子结构和化性的关系 3.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4.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实验能力 2.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从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中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2. 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形成勇于创新的品质,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 2.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1.氯水的性质及漂白原理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阅读—探索—归纳—总结—应用 教学媒体 (信息技术) PPT课件、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应用) 情境引入 【问】1.我们一日三餐的调味品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 2.那么,食盐主要是由哪两种元素组成呢 3. 那么,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与它们有关的知识 答:1.盐 2.钠和氯 3.聆听 通过问答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教学氛围并因此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请展开) 一、氯的存在与原子结构 【问】请画出17号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讲】易获得一个电子,典型的非金属,显非金属性(强),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存在(NaCl、MgCl2 等,海水中,盐矿里)。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Cl2中显零价,还有-1,+1,+3,+5,+7等价。Cl2 处于中间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 二、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问】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氯?如果没有,人们是怎样制得氯气的呢 【讲】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之意。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 【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强调】 易液化的气体一般是气体分子的分子量较大,液态氯又称为液氯 【讲】闻气体时,不管毒性大小如何,均要正确操作,即“用手轻轻 地在瓶口(或试管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讲】干燥氯气在常温不与铁反应,易液化,因此大量的氯气要加压液化后贮存于钢瓶中。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2体积氯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意的是,氯气有毒,要有尾气吸收装置 三、氯气的化性及用途 1、【问】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 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易得电子,有强氧化性 【问]】写出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 【讲】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氯气能否跟不活泼金属反应呢?让我们来研究回答这个问题 【视频实验】 【讲】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溶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思考】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二价铁还是三价铁 【讲】Fe是一种变价金属,当遇到强氧化剂时,失去3个电子(Fe3+ ) ;当遇到弱的氧化剂时,失去2个电子(Fe2+ ) 【讲】Cl2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与多数金属(Pt,Au除外)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注意:和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的金属氯化物,如:CuCl2、FeCl3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