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7725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比例的意义 青岛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38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比例
  • cover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6-39页信息窗1第一个红点和部分自主练习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会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过程方法:在探索比例的意义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得以延伸。 情感态度: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具、学具: 课件、前置性作业 教学设计 回忆预情,揭示课题(5分钟) 谈话: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你所预习的内容吗?(揭示课题,并板书:比例的意义 学生齐读课题) 它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比) 回忆:什么叫做比?什么是比值?(指生口答) 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并说出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4:6 2.4:0.4 42:7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引起了学生对己有知识的回忆,让学生“温故”而“启新”,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 谈话:从刚才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学过的比掌握的非常好,希望同学们也能把本节课的知识牢牢掌握住,为我们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不能做到?(能)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内容。 谈话:同学们都知道,青岛啤酒誉满全球,这节课让我们借助青岛啤酒,去探究啤酒生产中的数学。(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提问:从这张表格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关比的问题?同学之间合作,一个提问,一个写答案,看哪组同学合作的最好,提出的问题多,得到的比多。(学生活动)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5分钟) 1.全班交流汇报 你所提的问题是什么?答案呢?(学生会提出多个问题,得到多个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书写在黑板上。) (16:2) (32 :4) (32 :16)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在兴趣中,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了探索才会有创新,有发展。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会提问”,避免学生漫无边际的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数学问题,使提问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习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谈话: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以这两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为例,(出示课件)仔细观察(16 :2;32:4)这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发现比值相等) 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每次的运输量) 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学生用等号连接,并请学生把这个式子读一下。 试一试: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也能用等于号连接?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写看。(学生独立完成)介绍: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数学上就把它叫做比例。教师板书课题。 同学们,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试一试 谈话:同学刚才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你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吗?那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重点说说能组成比例的理由。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先通过观察,在众多的比当中找出相等的比,写出等式,从而认识比例的共性,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同时,通过与比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及时进行巩固训练。 四、找朋友、说一说活动来巩固应用 1.找朋友:加强学生对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判断,也就是深化对比例的意义的认识,知道比例的意义也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判断方法之一。 2.说一说:说出比值是5的比,并选择其中两个组成比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