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90364

人教 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363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
  • cover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教材分析: 《主体与背景》是四年级下册第4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时要借助范画让学生在比较中观察,了解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懂得主体物在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感受相同主体、不同背景或不同主体、相同背景的画面给人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正确处理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绘画作品中正确表现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法、合作交流法、实践体验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辅助课件、范图、纸 学生用具:水彩笔、油画棒、剪刀、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体育运动员刘翔图片,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图中表现的是谁,他在什么地方?主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用来做陪衬的? 学生答:刘翔?,在运动会上跨栏、在公路上和汽车赛跑、躲避雪山崩塌、被老虎追赶、和蜗牛比赛。相同的人物,不同的环境。 教师揭题:主体与背景(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自主先学: 师出示三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让学生结合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谈一谈。 3、交流展示: 教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4、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主体在哪些背景下出现。 ·小组讨论分工问题。可由一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 ·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贴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作业要求: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两个同学为一组合作画背景,一个同学画主体。教师巡回辅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展示、评价 学生把完成的主体与背景作品贴在展示墙上。选代表对本组作品进行自评,简述制作心得及创造感受。其他小组对作品进行互评。 教师点评,总结。 五、课后拓展 也可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相互转换的练习。 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是研究造型规律的学习,主要研究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本课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趣味性,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准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进行主体与背景的搭配练习,从而体会在不同背景下,人或物的不同效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