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04229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 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526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2课时
  • cover
1 古诗三首 本课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内容都涉及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与四年级下册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属于同一组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古诗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劳动场面:初夏,农人白天到田里锄草,晩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古诗的前两句用“昼”“夜”“儿”“女”等词语,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未解”“也”“学”等词语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赞扬之意。全诗语言浅近、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稚子弄冰》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古诗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般的声音。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一一呈现,表达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村晚》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雷震。古诗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池塘四周长满青草,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古诗的前两句写景: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写远山落日,用“衔”和“浸”,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倒映在水中的情形。绿草、碧水、青山、落日,色彩绚丽。后两句写牧童的活动,“横牛背”和“信口吹”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课文插图分别对应《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两首古诗。左侧插图呈现的是初夏时节村庄繁忙的景象,人们都在田间劳作,两个孩子在靠近树荫处学种瓜。右侧插图呈现了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池塘,牧童悠闲地坐在牛背上吹笛。插图描绘了两首古诗中的主要场景,有助于学生走进情境,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会认“昼、耘”等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生字。 2.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通过结合注释理解诗句,能想象并说出诗句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诗歌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热爱乡村、享受童年的思想感情。 2.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难点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漪”字稍难,要提示学生:不要读成qí;三点水是形旁,“漪”指水中的波纹,可结合词语“涟漪”理解“漪”的字义。 本课的多音字“供”,可列举词语帮助学生分辨字音。比如,“供奉”“供养”“供职”等词语中的“供”读第四声,“供给”“提供”“供应”等词语中的“供”读一声。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按结构归类指导。“耘”“晓”左窄右宽,要提醒学生“晓”字不要多点少撇。“昼”“桑”是上下结构,要提醒学生把各部分写得紧凑一些。 2.阅读教学 初读阶段,可引导学生回顾对古诗节奏的了解,尝试读好这三首诗的节奏,并相机指导学生读准生字和难字的字音,特别要关注学生是否把“供耕织”“玉磬”“水满陂”等读正确了。 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时,前两句可以语速稍快些,表现出乡村耕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可以语速稍缓,读“学种瓜”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孩子的天真。朗读《稚子弄冰》时,可以边读边想象稚子先得意后懊恼的心理活动,试着通过语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