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06649

湘教版(2001)六年级上册4.2热能变 变变 教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36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2001,六年级,上册,能变,变变
  • cover
《热能变变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能量的角度重新思考已经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并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出假设性的解释; 2、能根据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热能和机械能(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科技史资料,总结出关于能量转化的科学结论; 3、能运用探究后的科学结论判断生活中的热能变化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探究热能变化的秘密,感受能量世界的奇妙; 2、了解科学家发现热能奥秘的大致历程,知道科学总是在不断被拓展或超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知识: 1、知道摩擦可以生热; 2、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热能变化探究实验的自主设计及成功操作。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 分组: 活动一:橡皮、铁片、铁棒、铜片、砂纸 活动二:A组:试管、水、烧杯、胶塞、长玻璃管、酒精灯、铁架台 B组:风车、蜡烛、火柴 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 1、“能量大家族”,复习认识各种能量 a、教师演示灯片,提问:上节课,我们参观了“能量大家族”,现在来看看这些物体分别具有哪些能量?(动能、热能、化学能、水能、电能等) b、学生回答。 2、师生互动体验:提出探究的问题 回答得真好,“能量大家族”的成员确实多,真是无处不在。冬天来了,这小手冷冰冰的,你怎样以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让它热起来呢?大伙都试试,有什么感觉?搓搓就热了,依据原有的知识你怎么解释?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又怎么解释?搓手具有哪种能量?手热起来又具有哪种能量?哎呀!奇怪了?这是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能量呀,其中有什么联系吗?你有哪些猜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吗?教师相机板书: 转化 动能 热能? 意图:复习旧知可以了解学生上节课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扫清了障碍。采用师生“搓手摩擦生热”的互动交流形式,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浅显易懂,学生感兴趣;要求学生从能量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过的老问题,向孩子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应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看待自然界的事物。这样的导入应该比教材的安排更实在,可操作性更强。因此,我将编者用作导入的“热空气使纸风车转动”的实验调整到了探究活动二的环节。 二、探究活动一:动能转化为热能 1、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器材,请大家认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使这些物体具有动能?又怎么来判断物体是否具有了热能?设计出实验方案。 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预见实验现象,教师修订方案,提示注意事项,重点提示注意实验前后的对比。 可供选择的方案:A快速来回弯折铁片 B砂纸摩擦金属棒、片 C金属棒相互摩擦 D金属棒摩擦衣服、身体某部分…… 3、学生确定方案选取器材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教师下位指导。 4、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结论。 5、师生小结,教师板书: 转化 动能 热能 意图:经教者课前实践,教材编者所安排的“连续拉扯数十次的橡皮筋会产生热量”的实验效果一点也不明显,且单一。因此,教者安排学生身边熟悉易见的相关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多样的实验方案,并分组自行选择器材动手实践。这样,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探究活动二:热能转化为动能 1、教师引导:能量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吗?同学们猜想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2、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小组讨论,怎样将器材组合使用,让物体具有热能?你又怎样利用热能使物体动起来具有动能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