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09817

12 《诗经》二首 教案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5970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诗经,二首,教案
  • cover
12 《诗经》二首 1.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感受《诗经》的节奏和韵律美。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3.反复朗诵诗歌,理解两首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其内在情韵。 2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第12课预习卡 第1课时 教学《关雎》 1.初读《关雎》,把握其节奏和韵律。 2.把握《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体会诗歌的情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白居易诗中爱的誓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笔下爱的表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李商隐心里对爱的描画。古往今来,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是不变的乐章,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感受那通过诗歌,跨越千年的古人的爱。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用描摹爱情的诗句导入,内容关联主题,形式紧扣文体,让学生快速迈入古诗大观园,感受诗歌之美。 二、初读《关雎》,感受韵律和节奏 1.预学展示,了解作品(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品简介”和“背景链接”栏目) 2.初读诗歌,把握字音字形 雎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好逑(hǎo qiú) 荇菜(xìnɡ) 寤寐(wù mèi) 钟鼓乐之(lè) 芼(mào) 3.自由朗读,读出节奏 师:上古诗歌多出于街头巷尾,吟之,诵之,歌之。《关雎》为四言诗,采取两字一顿的读法。同时,我们用符号区分平仄,体会其长短分明、强弱分明、高低分明的特点。 原则:一二声平,三四声仄。平长仄短,平低仄高。 注意:波浪号为平声,短横线为仄声。 (教师示范朗读后,学生标记出整首诗的平仄,然后自由朗读,读出节奏。) 4.再读课文,读出韵律 师:《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或叠句,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生朗读体会,师引导) 师小结:《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出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双声/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动作。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读来韵味十足。“参差荇菜”“窈窕淑女”等句子的重复吟咏则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知识卡片 重章叠句,又叫“重章叠唱”或“重章叠咏”。是指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重复歌咏的一种语言形式。重章叠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往往形成回环往复、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诗经》中多采用此种形式。 师生合作朗读,感受重章叠句的回环往复美:教师读一、二句,女同学读重复出现的诗句,男同学读剩下的诗句。 (师生合作朗读《关雎》) 【设计意图】 诗歌的朗读,读准字音是基础,读出韵律是关键。本环节帮助学生区分平仄、把握语调,感知诗歌的节奏,并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感受其韵味。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会诗歌音韵之美。最后,通过合作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重章叠句的回环往复美。 三、再读《关雎》,读懂诗意和情感 师:浅层次的朗读带给我们雾里看花的美感,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层次的朗读活动。 1.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生译读后交流展示) 雎鸠鸟在不停地鸣叫,相伴停在水中的陆地上。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长的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求取它。文静美好的姑娘,我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的愿望难以实现,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长的短的荇菜,或左或右忙采摘。文静美好的女子,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长的短的荇菜,左挑右选忙采摘。文静美好的女子,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师小结:《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思念、追求一个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