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1024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学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196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二氧化碳,实验室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CO2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CO2性质的认识 【课前预习】 1.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做了比较,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选用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C.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D.检验方法一定不同 2.根据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这一关系,下列用途体现该物质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可以刻画玻璃,说明金刚石硬度大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C.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4.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 )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5.将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分别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H2 B.O2 C.CO2 D.N2 6.在实验室,O2和CO2都可以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工业制氧气 B.用大理石和盐酸混合制二氧化碳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 9.检验集气瓶内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靠近瓶口扇闻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 10.下列各组物质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 B.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 C.锌与稀硫酸 D.氯酸钾与高锰酸钾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1)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时可选用图_1_所示装置,如: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等。 (2)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时可选用图_2_所示装置,如: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等。 345757599060 2.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1)排水集气法:收集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跟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收集装置可选用图3中的a。 (2)向上排空气法: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跟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等,收集装置可选用图3中的b。 (3)向下排空气法: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跟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如氢气、甲烷等,收集装置可选用图3中的c。 3.在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再将此溶液加热,溶液又变成紫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H2O。若在紫色石蕊试液中撒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振荡静置后可看到溶液变成无色,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4.点燃两支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2)该实验说明: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灭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