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14062

20 《蝉》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362915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27张,PPT,素材
    (课件网) 第二十课 《蝉》 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五单元 崇尚科学 热爱自然 ———蝉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种昆虫———蝉。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从文字中我们大概知道蝉的基本知识,那么,面对大自然中小小的蝉,我们会有怎样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蝉》。 导入新课 1.了解蝉的洞穴特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2.品析作者朴实有趣的语言。(重点) 3.学习作者对蝉的细致观察,感悟他对动物的情感。(难点) 学习目标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昆虫学巨著《昆虫记》。 作者简介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是他全然不知。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察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法布尔在普温斯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下地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仍看他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时间,就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邪了!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的蛐蛐。 知识链接 zào chǔ suì yōnɡ xià yà 干燥( ) 储( )藏 隧( )道 臃( )肿 罅( )隙 轧( )扁 拯( )救 扒掘( ) zhěnɡ jué 读一读 1.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2.隧道: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开凿或挖掘成的通路。 3.抵御:抵挡,抵抗。 4.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在意。 5.臃肿:形容物体粗大笨重,或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这里指蝉形体大。 6.罅隙:缝隙。 7.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8.坚韧:坚固有韧性。 词语掌握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初读感知 第二部分(2-11): 第一部分(①): 写蝉的地穴以及蝉从地穴出来脱皮的过程。 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三部分(12-24): 写蝉的成虫产卵、卵遭遇的破坏及幼虫落地的情况。 第四部分(25、26): 写出未知的蝉的地下生活以及对蝉的成长过程的感叹。 初读感知 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说明下文的观察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的,使文章内容具有真实性。 1.文章第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1) 精读品味 说明文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 说明文开头句(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或交代说明对象;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如果是通过事例引出说明对象,那就还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精读品味 本题运用说明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不能。因为“大多数”是限制性词语,表示多数掘地昆虫的窠外面有土堆,只有少部分的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