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32344

2020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一(原卷板+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3

日期:2025-05-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2047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年,解析,必修,人教,新人教,卷板
    模块综合检测(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2、3、4、5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6、7、8、9、10、11、12、13、14、27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5、16、17、18、26 区域经济发展 19、20、21、22、28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23、24、25、29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程机械化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机械粒收是我国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籽粒含水率低于28%的要求。美国玉米机械粒收高峰期迟于生理成熟高峰期约1个月,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一般降低至15%~25%,而华北地区在现有种植模式下通过推迟收获期降低籽粒含水率的力度有限。读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完成1~3题。 1.导致陕西西部与河南东部夏玉米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与美国相比,该区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力度有限,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 A.热量不足 B.人口稠密 C.复种指数较高 D.技术水平较低 3.从气候条件考虑,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 ) A.豫南 B.鲁东 C.冀北 D.皖北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为了准确了解灾情,救援人员大量地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完成4~5题。 4.要快捷准确监测灾情宜采用( ) A.人工拍摄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遥感技术(RS) D.地理信息系统(GIS) 5.要准确快捷对各地受灾状况和灾害损失进行分析预测,主要依靠( ) A.遥感技术(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GIS) 下图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某地1978~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造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增加 B.气候变化 C.产业升级 D.道路建设 7.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 A.旱涝减少 B.水源枯竭 C.草场退化 D.人口外迁 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生态脆弱,多年来当地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下图为该模式简图。据此完成8~10题。 8.影响图示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土壤 C.水源 D.地形 9.图示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雾气 C.雨水 D.湖泊水 10.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草地退化 C.土壤盐碱化 D.森林减少 下图示意美国普利斯特河流域中的一片森林区域,森林曾经用作木材采伐,目前仍输出木材。区域中棋盘式图案起源于19世纪,积雪覆盖在树龄较小、低矮树木分布的地块里,而在树木密集、茂盛的地块中,积雪覆盖不明显。普利斯特河自北向南流经该区域,1968年普利斯特河被列入“自然景观河流”列表,以保持其“优秀的自然、文化和休闲价值”。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区域棋盘式图案形成的原因是( ) A.森林景观格局造型 B.森林采伐抚育结合 C.地块土壤肥力差异 D.树木分布种类不同 12.1968年之前近一百年间,该区域普利斯特河的主要功能是( ) A.提供淡水 B.灌溉农田 C.运输原木 D.水力发电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13~14题。 各省区红树林湿地面积的动态变化表 省区 1951年调查面积/hm2 1981年调查面积/hm2 2001年调查面积/hm2 广东 21 288.0 16 698.1 9 084.0 广西 15 950.0 9 331.1 8 374.9 海南 10 308.0 7 195.9 3 930.3 福建 720.0 497.3 615.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