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39675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日期:2024-06-0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37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比例
  • cover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材第40—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什么是比? (2)、口算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 3/4:1/8 60:10 24:32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四幅场景图。 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看出了吗? 2、出示操场上的国旗图,国旗长2.4m,宽1.6m,它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出示教室里的国旗图,国旗长60cm,宽40cm,它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3、并求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2.4:1.6=60:40 或 2.4/1.6=60/40 4、出示比例的意义。 5、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6、上图中四幅国旗的尺寸,还有哪些可以组成比例?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4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四、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学习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出示比例的项;比例的外项;比例的内项。 出示:说一说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 2.4: 1.6 = 60: 40 └-内项-┘ └--外项--┘ 2、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 2.7 = 10: 6 1/2:1/3=6:4 3、出示:2.4: 1.6 = 60: 40 学生说出外项的积是2.4×40=96 、内项的积是1.6×60=96。 得出:2.4×40=1.6×60 外项的积与内项的积相等。 2.4: 1.6 = 60: 40 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2.4/1.6=60/40 4、结论: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五、试一试: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0.2:2.5=4:50 1.2:3/4=4/5:5 六、试一试: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9 和 9∶12 七、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