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40122

2021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七年级上册) 古诗词鉴赏 课件(幻灯片52张)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689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届,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上册
  • cover
第一部分 文言古诗词 专题一 古诗词鉴赏 七年级(上册) 栏目导航 一、观沧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三、次北固山下 四、天净沙?秋思 五、峨眉山月歌 六、江南逢李龟年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八、夜上受降城闻笛 九、秋词(其一) 十、夜雨寄北 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十二、潼关 第 * 页 第 * 页 【诗歌主题】 诗人以洗练简约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佳句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虚写。运用互文、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达了他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通过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和饱满的激情。(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第 * 页 【针对训练】 1.这首诗以“_____”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_____。 2.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高耸的山上,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海浪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观  欲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博大胸怀)  第 * 页 第 * 页 【诗歌主题】 本诗以杨花落尽和子规悲鸣起兴,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渲染出悲凉、感伤的氛围,再借景抒情,借“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王昌龄被贬的关切、担忧之意,表现了真挚的友情。 【佳句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听闻好友被贬的消息,诗人远在扬州,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明月,以此向友人遥致思念、担忧之情。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视作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深深忧虑,有深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修辞手法、抒情、点题) 第 * 页 【针对训练】 1.【2019·江苏淮安中考】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饱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②融情入景,表达了诗人的关切、担忧之情;既点明题目,又为后两句抒情做好铺垫。 2.【2019·江苏淮安中考】《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既有对好友遭遇的深切忧虑,对他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还有愿陪伴朋友一路前行的深情安慰。 第 * 页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分析。 示例一: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第 * 页 第 * 页 【诗歌主题】 本诗即景抒情,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佳句赏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字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放眼望去,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渺,营造了一种恢宏阔大的境界。“悬”描绘的是风帆笔直高挂的样子。“风正一帆悬”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了出来。(表现手法) 第 * 页 海日生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