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40574

第1部分专题2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课件—贵州省遵义市2021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共145张PPT)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6931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遵义市,PPT,145张,复习,语文,中考
  • cover
第一部分 文言古诗词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九年级(下册) 栏目导航 一、鱼我所欲也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二、唐雎不辱使命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三、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四、曹刿论战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六、陈涉世家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七、出师表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第 * 页 一、鱼我所欲也 第 * 页 第 * 页 第 * 页 1.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通_____ 含义: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通_____ 含义:_____ 知 识 梳 理 辟  避  躲避。   辩  辨  辨别。   第 * 页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通_____ 含义:_____ _____通_____ 含义: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通_____ 含义:_____ 得  德  感恩,感激。   与  欤  语气词。   乡  向  从前。   第 * 页 能够用来。  表许可,能够。  古代的一种量器。  用铜或铁制成的中空的响器。  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豆子。  停止,放弃。  已经。  第 * 页 形容词作名词  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第 * 页                                   第 * 页                                                                        第 * 页 7.重点句子翻译。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即使是)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不辨别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第 * 页 8.重点探究。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 本文的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通过“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 (2)文章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作者先通过比喻论证,提出主张“舍生取义”;再通过对比论证,从正面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从反面论证“义”的价值和作用,表明“义”重于生命;接着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 (3)“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指什么?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第 * 页 针 对 训 练 厌恶。  连词,表修饰。  助词,的。  祸患,灾难。  第 * 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第 * 页 3.【2020·广东东莞中考】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篇由人们熟知的日常事理引出舍生取义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B.第二段综合运用了感叹句与疑问句交错等方式,感情强烈而很有说服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列举贪图名利者在“万钟”“宫室”“妻妾”“穷乏者”面前“舍义”的表现,用正面事实论证舍义取生之人,羞恶无耻。 D.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在关乎生死时,“呼尔”“蹴尔”,“行道之人”“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C  第 * 页 二、唐雎不辱使命 第 * 页 第 * 页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现代文翻译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