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4109

2012学案与测评课件化学人教版第0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 物质的分类

日期:2024-06-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865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化学,物质,质的,1节,变化,及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及分类 1. 物质的组成 (1)宏观组成:宏观上物质由_____组成。 (2)微观构成:微观上物质由_____等基本粒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性质的一种微粒,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经过_____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_____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2)物质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物质仅发生状态或外形的改变,而_____的变化。 ②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_____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放出、沉淀生成等现象。 3. 物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从物质组成上分类,如按组成分类 (2)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对化学反应的分类: 二、分散系、胶体 1. 分散系及其分类 2.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_____,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溶液。 (2)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_____和_____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其原因是: ①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相互排斥(主要原因); ②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次要原因)。 3. Fe(OH)3胶体的制备 (1)将烧杯中的蒸馏水(约25 mL)加热至_____; (2)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_____溶液; (3)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 Fe3++3H2O△ Fe(OH)3(胶体)+3H+。 一、1. (1)元素 (2)分子、原子、离子 化学 原子 2. (1)①化学反应 ②在发生化学反应 (2)①没有生成新物质 ②生成其他物质 答案: 3.(1)钠盐 钾盐 阳离子不同 硫酸盐 碳酸盐 阴离子不同 (2)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是否有离子参与或生成 是否有电子转移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二、1.一种(或多种)物质 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被分散 容纳分散质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2. (1)光亮的通路 散射 (2)溶液 浊液 3. (1)沸腾 (2)饱和FeCl3 (3)红褐色 答案: 【想一想】 Fe(OH)3胶体的制备能否持续加热?若不能,其原因是什么? 不能,持续加热会引起胶体的聚沉。 答案: 物质的分类及常见无机物的转化关系 【例1】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③⑤⑥⑦   D. ①③④⑦ 【自主解答】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然后利用常见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①粗盐和酸雨均由多种成分组成,均属混合物,正确;②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由炽热的煤与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错误;③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④不锈钢和硬币均是由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属于合金,正确;⑤盐酸和食醋均为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⑥纯碱(Na2CO3)属于盐类,而不是碱,错误;⑦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均属于胶体,正确。 答案: D 1. 物质的组成 2. 氧化物的分类及各类之间的关系 1. (2010·海南海口模拟)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①根据一个酸分子电离产生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