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 本 信 息 教材版本 人民美术-出卷网- 年级册课 五年级上册 课 题 12.《口字底———善》 参考资料 《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及解读、“九三一”理念、廿四法 设计与实施人员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总纲:“中小学书法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理解与热爱,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当融入中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书法教育教学中,以“总纲”为基本宗旨,以“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以“九三一”为基本理念,以“廿四法”为基本方法。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简化字、熟知繁体字!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九大原则”,完成“三个目标”。以“一课一字,一字多得”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熟练运用“廿四法”,关注学生实际获得,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课理论简述: 教 学 目 标(七要素) 任 务 目 标 基本 能保持正确的执笔与坐姿,能认真读帖,并能用恰当的书法术语描述口字底结构、用笔特点,能区分“善”字软硬笔写法不同,使用软笔较为准确、规范得临习例字。 高级 初步能运用“察之者尚精”的观察要求观察“善”字点画、结构等要点,并能较为精准、熟练的靠体临习,并能书写简单形制带有“善”字的书法作品。 三 维 目 标 技术 借助观察、点线辅助、口诀要领、笔画标尺等方法,能说出欧体中口字底及“善”结构要点;能规范坐姿执笔书写,并体会提按、粗细用笔变化;借助习字格,较好地把握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书写出结构匀称美观的例字。 艺术 通过观察,能感受“口字底”宽扁、“善”字主笔突出的形态美;在临摹过程中体会欧体字险绝结构特点并感受点画微妙变化,力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书写素养。 文化 通过了解“善”字字源及演变,感知汉字文化的丰富性,通过尝试书写带“善”字书法作品,营造乐学善学的氛围,培养学生对书法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 学 重点 在准确读帖分析的情况下,能总结出口字底及“善”的书写要点,能较准确的书写例字中的笔画。 难点 处理好好“口字底”不封口和两处出尖的细微用笔;处理好“善”字中长横的提按变化及各部件之间的比例关系。 准备 1.教师集字练习;2.与练习纸同大的范字“善”;3.录制“善”字视频;4.米字格及作品纸 ;5.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环节 与 时间 教 师 活 动 (教 案) 学 生 活 动 (学 案) 设计意图 (遵循原则) (教法选择) 情 境 创 设 与 复 习 导 入 (3分钟) 动机激发,观察导入 带学生重温“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这句话的含义。 出示带有“口”字集字练习,引导学生观察练习中汉字特点并分类,并对学生回答及时进行评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集字练习,大家看看练习中的汉字有什么特点? 师:你能根据口字在汉字中的位置给它分分类吗? 师向学生介绍中国汉字中有很多带“口”部分的字,这些口字都是教材《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口字底在下“善”字的写法(板书课题)。 生读书论文字,并尝试说出“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意思,体会其含义。 生观看教师写的集字练习,发现四个字中都有口字部分。 生观察例字并总结:集字中的“口”分别在汉字中上、下、左、右不同位置。 把唐孙过庭《书谱》中这句书论呈献给学生,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内涵,温习书法学习的精髓,同时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起提示作用。 用集字练习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口字在汉字中的不同位置,感受汉字丰富性的同时,自然过渡到今天要学习课题。 新 知 传 授 与 讲 解 示 范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