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6854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冲刺押题密卷(六)(附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5391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押题密卷(六)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1.5m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是40cm 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3m/s 2.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  ) A.来来往往的行人 B.迎面而来的车辆 C.他所骑的电动车 D.街道两边的房屋 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  ) 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高考期间建筑工地禁止夜间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6.如图是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日环食现象,下列图中的光现象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 B.山的“倒影” C.水中“折筷” D.“手影”游戏 7.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新冠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6kg/m3 B.4kg/m3 C.3kg/m3 D.2kg/m3 8.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9.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4s时两者相距16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10.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池水映明月”,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11.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该液体密度为2g/cm3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12.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