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甲、乙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D.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解析:装置甲发生反应Zn+2H+===H2↑+Zn2+,锌片上有气泡产生,装置乙属于原电池装置,铜为正极,发生反应2H++2e-===H2↑,铜片上有气泡产生,A正确;装置甲中没有发生电能的转化,B错误;装置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指针偏转,C正确;装置乙中,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D正确。 2.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B )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是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 ④Cu极上有H2产生; 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0.5 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解析:在该原电池中,Zn比Cu活泼,故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由Zn流出经导线流向Cu;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2H++2e-===H2↑,故每转移1 mol电子时,产生0.5 mol H2;在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SO向负极移动。故①②⑥错误,③④⑤正确,选B项。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M到N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M为负极,N为正极,且N极上有H2放出,导线中电流应从N到M。 4.两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中溶解的氧气的影响),你认为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电极材料 Zn Fe Cu Al 电极材料 Cu Zn Ag C 电解质溶液 CuCl2溶液 H2SO4溶液 CuSO4 NaOH溶液 解析: 选项 能否 理由 A 能 Zn为负极,Cu为正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Zn+Cu2+===Cu+Zn2+ B 能 Zn为负极,Fe为正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Zn+2H+===Zn2++H2↑ C 不能 无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D 能 Al为负极,C为正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Al+2OH-+2H2O===2AlO+3H2↑ 5.如图所示的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电池负极反应为2Fe2+-2e-===2Fe3+ B.当有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Fe电极减少56 g C.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盐桥中K+移向FeCl3溶液 解析:该原电池中,铁作负极,石墨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Fe-2e-===Fe2+,A项错误;当有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Fe电极减少的质量为××56 g·mol-1=28 g,B项错误;石墨作正极,正极上Fe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盐桥中K+移向正极,即移向FeCl3溶液,D项正确。 6.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B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解析:金属与稀H2SO4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H+在其表面得到电子生成H2,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由负极―→正极,电流方向则由正极―→负极。在题述原电池中,A—B—稀H2SO4原电池,A为负极;C—D—稀H2SO4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