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76618

沪教版(上海)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22.6 梯形的中位线 教案

日期:2024-06-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439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上海,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
  • cover
学科 数学 课题 22.6 ⑵ 梯形的中位线 执教人 班级 时间 地点 教学目标 1.理解梯形的中位线概念. 2.掌握梯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定理,会运用这个定理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和论证. 3.经历探索梯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能以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三角形的中位线、梯形中位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梯形中位线定理. 难点:梯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复 习 引 入 2332990115570 复习三角形中位线 (1)线段MN叫△ABC的什么? (2)这样的中位线有几条? (3)线段MN与BC有什么关系? 为引出课题,以及猜想并证明梯形中位线做铺垫 二 新 知 探 究 1、概念的形成和巩固 (1)让学生根据几何画板引入过程,自己用文字概括出 梯形中位线的定义:联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2557145257810B C A D B C A D (2)操作:在梯形ABCD中,AD∥BC,作梯形ABCD的中位线MN 2、梯形中位线的性质探索 猜一猜:应用几何画板测量得出如下猜想? ①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②梯形中位线的长度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证一证: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M=MB,DN=NC. 2324100110490N M A C B D N M A C B D 求证:MN//BC,且MN=false(AD+BC). 证明: 联结AN并延长AN交BC的延长线于E, ∵N为CD的中点 ∴DN=CN ∵AD∥BC ∴∠DAN=∠E, ∠D=∠ECN ∴△ADN≌△ECN ∴AN=NE,AD=CE 又∵M为AB中点 ∴ MN∥BE且MN=falseBE ∵BE=BC+CE=BC+AD 1040765-13335∴MN∥BC 且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符号语言 在梯形ABCD中,AD//BC 由AM=MB,DN=NC,得MN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则MN// AD // BC,且MN=false(AD+BC)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突出概念中的“要素”———两腰” 让学生掌握数学的转化思想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由于学生学参差不齐,分组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好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及时得以推广,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 新 知 应 用 例1 如图,梯形ABCD中,AB∥CD,AE=EG=GP=PC, 1985010160655Q P F E H G C D B A Q P F E H G C D B A BF=FH=HQ=QD,AB=6,EF=7, 求GH、PQ、CD的长. 例2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 ∥BC,点E 为AB的中点,AD+BC=DC 20580358255E B C A D E B C A D 求证:DE⊥EC 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基本应用,用于解决有简单实际背景的几何计算 转化思想的渗透 四 课 堂 小 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 作 业 布 置 1、《练习册》22.6 ⑵ 2、试一试:已知:梯形ABCD中,AD∥BC.① E 为AB中点② DE 平分∠ADC ③ CE平分∠BCD④ AD+BC=DC.请选择其中两个条件作为已知,剩余的两个条件作为结论设计一道证明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