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11861

辽大版五上心理健康 4思维训练营 教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43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辽大,心理健康,思维,训练营,教案
  • cover
思维训练营 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 (1)了解思维灵活的人往往迁移能力强,能够举一反三、善于变通。 (2)懂得在问题面前要能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才能让脑子变得更加灵活。 2. 尝试与学会: (1)尝试换角度思考问题,改变原有思考问题的路径,使思维更有灵活性。 (2)让学生尝试学会两种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3. 体验和感悟: 体验突破思维定势后带来的心灵快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而有些学生因为长期受固定思维的不良影响,容易思维僵化,导致学习效率低,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了这堂心育课。 3、重点难点 1.辅导重点: (1)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并在从中习得两种方法。 (2)通过自主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体验到突破思维定势后的心灵快感。 2.辅导难点: (1)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尝试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让自已的思维变得更加的灵活。 学情分析: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认知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心理辅导活动课应以保护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发散性思维、维护、提升对各科学习的兴趣为目标,努力营造,积极向学的氛围,为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奠定基础。所谓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主在发挥想象力、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加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思维定势能使学生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并使问题圆满解决。所以用来应付现在的考试相当有效。但在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思维、新方法的构建,也阻碍新知识的吸收。“创”与“造”两方面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此基础上生产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来。因此,要鼓励学生的“创”,如果把“创”扼杀在摇篮里,何谈还有“造”呢? 二、教学过程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发挥想象力、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 2、通过活动,尝试用逆向思维方式、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PPT A4纸 手工纸 剪刀 胶水 杯子 银币 活动过程: (强调规则,一切行动听指挥,听到开始再动手开始,听到123请做好就立即放下手中的一切听老师) 五()班的同学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上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活动规则。(除了以上三条规则之外,刘老师这里提前给你剧透一下,本节课我们会进行很多有趣的活动,希望大家能够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当你们听到开始这两字的时候,才可以去动手操作你面前的活动器材,而当你们听到我拍手说123的时候,请你们立即放下手里的一切,身体坐端正,认真听讲可以吗?)课前可以说好不用课上说。 一、导入 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告诉我这是什么颜色? 什么老鼠两条腿?什么鸭子两条腿? 赛跑比赛超过第二名你是第几名? 赛跑比赛超过最后一名你是第几名? 如果学生顺利回答:没有超过最后一名的情况这个答案时老师就说:的确,在一些比赛中,最后一名后面已经没有人了,所以不会出现超过最后一名的情况。但是,我这里说的是赛跑比赛,上两周我们刚刚进行过校际运动会,赛跑比赛中除了短跑比赛,还有长跑比赛。你们想想长跑比赛时的情境,一队运动员选手,围绕着环形跑道,一圈一圈的比赛跑步,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下,有没有可能出现超过最后一名的情况呢,能够出现在最后一名的身后并且超过他的是谁呢?启发学生说出第一名跑的很快超过一圈时,会出现第一名超过最后一名的情况。 如果学生无法顺利回答赛跑比赛超过最后一名你是第几名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